[发明专利]球床高温气冷堆在线换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7805.4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华;张海泉;刘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9/20 | 分类号: | G21C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球床高温气冷堆在线换料系统,属于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新燃料装入系统、堆芯燃料循环主系统、乏燃料卸出系统、堆芯排空与再装料系统4个功能子系统;由装料口(1),过球计数器(2),隔离球阀(3),卸料管(10),卸料装置(11),碎球罐(12),分配器(40)等组成。装料口(1)后面接过球计数器(2),过球计数器(2)后面接隔离球阀(3),隔离球阀(3)后面接分配器(4)。分配器(4)后分成两路,每路都接一套隔离球阀(5)。本发明节省成本;保证整个堆芯装料过程中燃料元件的完整性;可提高燃料单一化和碎球分选速度和可靠性,节省舱室空间;有效控制燃料元件在系统管道内的输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气冷 在线 系统 | ||
【主权项】:
1、球床高温气冷堆在线换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球床高温气冷堆在线换料系统包括装料口(1),过球计数器(2),第一隔离球阀(3),第一分配器(4),第二隔离球阀(5),第一汇集器(6),第二汇集器(7),反应堆(8),堆芯(9),卸料管(10),第一卸料装置(11),碎球罐(12),第三汇集器(13),第一燃耗测量点(14),第二分配器(15),第一氦气入口(16),第一氦气出口(17),第二氦气入口(18),第二氦气出口(19),第三隔离球阀(20),第四汇集器(21),第四隔离球阀(22),第三分配器(23),取样罐(24),第二燃耗测量点(25),第四分配器(26),第一空气入口(27),第一空气出门(28),第五分配器(29),乏燃料贮存罐(30),卸料装置(31),第二空气入口(32),第二空气出口(33),再装料贮存罐(34),第二卸料装置(35),碎球罐(36),第三空气入口(37),第三空气出口(38),第五隔离球阀(39),第六分配器(40);所述装料口(1)后面接过球计数器(2),过球计数器(2)后面接第一隔离球阀(3),第一隔离球阀(3)后面接第一分配器(4),第一分配器(4)后分成两路,每路都接一套第二隔离球阀(5),第二隔离球阀(5)后面接第一汇集器(6),第一汇集器(6)后面接第二汇集器(7);所述堆芯(9)位于反应堆(8)的内部,堆芯(9)底部接卸料管(10),卸料管(10)底部接第一卸料装置(11),第一卸料装置(11)出来4根管道,其中两根管道接碎球罐(12),2根管道接第三汇集器(13),第三汇集器(13)后面接第一燃耗测量点(14),第一燃耗测量点(14)后面接第二分配器(15),第二分配器(15)后面接第二汇集器(7),第二汇集器(7)后面接第一氦气入口(16)和第一氦气出口(17),第一氦气出口(17)后面接反应堆(8);所述第二分配器(15)后面接第二氦气入口(18)和第二氦气出口(19),第二氦气出口(19)后面接第三隔离球阀(20),第三隔离球阀(20)后面接第四汇集器(21),第四汇集器(21)后面合为1根管道,后面接第四隔离球阀(22),第四隔离球阀(22)后面接第三分配器(23),第三分配器(23)后面出来2根管道,1根管道接取样罐(24),1根管道后面接第二燃耗测量点(25),第二燃耗测量点(25)后面接第四分配器(26),第四分配器(26)后面分成2根管道,1根管道后面接第一空气入口(27)和第一空气出口(28),第一空气出口(28)后面接第五分配器(29),第五分配器(29)后面接乏燃料贮存罐(30),乏燃料贮存罐(30)底部接卸料装置(31);第四分配器(26)另外一根管道后面接第二空气入口(32)和第二空气出口(33),第二空气出口(33)后面接再装料贮存罐(34),再装料贮存罐(34)的底部接第二卸料装置(35),从第二卸料装置(35)出来2根管道,其中1根管道接碎球罐(36),另外1根管道接第三空气入口(37)和第三空气出口(38),第三空气出口(38)后面接第五隔离球阀(39),第五隔离球阀(39)后面接第六分配器(40),第六分配器(40)后面接第一汇集器(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178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照明的LCD背光源结构
- 下一篇:网络设备及其时钟信号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