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优化激光模式的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8051.4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许冰;刘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98 | 分类号: | H01S3/098;H01S3/08;H01S3/105;G06F19/00;H01S3/00;G02F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忠;卢纪 |
地址: | 6102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自动优化激光模式的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系统,由输出腔镜、反射变形镜、增益介质、窄带滤波片、光斑探测器、分光镜、功率计、高压放大器、主控计算机、望远镜,图像采集卡、聚焦透镜、控制算法组成。本发明利用一块高反射率的反射变形镜取代普通的平面反射镜作为谐振腔的反射端镜,通过优化反射变形镜背后各个驱动器上的电压,使之发生形变,产生相位补偿量校正掉谐振腔内的各种高低阶像差,抑制高阶激光模式的产生,创造利于谐振腔输出基模激光的条件,得到高质量,高亮度的基模输出。本发明不用增加谐振腔的复杂性,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优点,使激光器在不大为降低输出功率的同时又能输出光束质量良好的基模激光。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优化 激光 模式 固体激光器 谐振腔 系统 | ||
【主权项】:
1、自动优化激光模式的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输出腔镜4组成的谐振腔、高压放大器(11)、主控计算机(10)、望远镜(2)、功率计(7)、聚焦透镜(8)、窄带滤波片(8),反射变形镜(1)作为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高反射端镜,望远镜(2)将谐振腔内的光束口径与反射变形镜(1)口径匹配,经过增益介质(3)将激光放大后,由输出腔镜(4)输出光束,该光束经过窄带滤波片(8)过滤掉除了主要输出波长激光以外的其它杂光,该输出激光入射到分光镜(6)上后,一束透过被功率计(7)接收以便实时测量功率,另一束反射到聚焦透镜(8)并被聚焦在其焦平面上的光斑探测器(9)上,主控计算机(10)内的图像采集卡采集光斑探测器(9)探测到的光强信号,利用此信号作为主控计算机(10)中控制算法要优化的目标函数,主控计算机(10)把经过全局遗传控制算法运算得到的电压信号输出到高压放大器(11),该信号再经过高压放大器(11)放大,施加在反射变形镜(1)的各个驱动器上,使反射变形镜(1)朝着让目标函数优化的方向产生相应的变形量,当目标函数最优时,在反射变形镜(1)形变范围内的谐振腔中的各种像差得到补偿,输出的光束为光束质量良好的基模光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1805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