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7330.3 | 申请日: | 200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权;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永权;魏月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26;H04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63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选择合理的用户构成共道用户组合,不要求移动终端间具有直接的通信能力,同样可实现共道用户的空分复用,使系统总容量得到成倍的提高。对于上行链路,通过最小均方差算法、迫零算法、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最大似然算法等,能够将上行共道信号分离。对于下行链路,通过提出的下行信号预先处理技术,每个用户接收信号中的共道干扰明显被抑制,各用户无须其它用户协作便能够单独进行接收信号处理,使用户接收机大为简化。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联合使用,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能够使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总容量得到成倍的提高。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特别适用于时分双工的无线通信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协作 虚拟 mimo 技术 | ||
【主权项】:
1.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与本主题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协作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此技术要求空间相临的协作移动终端(MT)间具有直接的通信能力。本主题的特征在于:由于MT端不进行协作处理,因而不要求共道MT间具有直接的通信能力,克服了协作虚拟MIMO技术的缺点,但同样可实现共道用户的空分复用,使系统的总容量得到提高。对于上行链路,选择合理的用户构成共道用户组合,在多天线基站接收端,通过迫零(ZF)算法、最小均方差(MMSE)算法、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最大似然算法等,能够将多个共道用户的上行信号分离。对于下行链路,选择合理的用户构成共道用户组合,通过提出的下行信号预先处理技术,每个共道用户接收信号中的共道干扰(CCI)明显被抑制,各用户无须其它用户的协作便能够单独进行接收信号处理。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联合使用,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能够使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总容量得到提高。非协作虚拟MIMO技术特别适用于时分双工(TDD)的无线通信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永权;魏月,未经姜永权;魏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4733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