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质膜和多孔性基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4496.8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明;杨军;王新灵;北川雅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40;C08J5/18;C08J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包含该电解质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无纺布,通过在空气中对得到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辐照电子束,使聚偏氟乙烯无纺布表面活性化,再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与经表面活性化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接触,由此得到表面上接枝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而且,使表面上接枝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吸收一定量的电解液,由此得到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膜。本发明由于使用表面上接枝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故与单独使用聚偏氟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它们的简单复合物相比,发挥了它们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各自优点,并消除单独使用一种材料或几种材料所带来的缺点。这种电解质膜吸收有机电解液后,室温离子电导率高,组装成电池后,表现出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和循环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质膜 多孔 基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主权项】:
1.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包含表面共价键合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偏氟乙烯无纺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544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株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