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棒状和海胆状氧化钼基纳米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7559.5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方亮;张涛;王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39/02 | 分类号: | C01G39/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模板剂、快速有效的水热合成方法。该体系可以合成α-三氧化钼纳米棒和高密度海胆状氧化钼基纳米材料。以三氧化钼和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制备的过氧化钼酸为前驱体,80-180℃下水热合成得到分散的α-三氧化钼纳米棒。65-75℃下水热合成得到过氧修饰的氧化钼水合物。水合物为多尺度结构,纳米薄片、微米棱柱和纳米棒状结构单元发散性组装为微米级高密度海胆状结构。焙烧水合物得到高密度海胆状α-三氧化钼。调变合成条件可以实现对纳米棒、微米级海胆状结构及其结构单元的形貌的精细调节。本发明原料成本低廉,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条件可控等优点,可以推动氧化钼在传感器、场发射、电极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海胆 氧化钼 纳米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合成棒状和海胆状氧化钼基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热合成法,其操作步骤如下,1)以三氧化钼和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制备过氧化钼酸溶液,以该溶液为前驱体;过氧化钼酸前驱体水溶液中钼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0-0.2mol/L;钼离子与过氧离子的摩尔比为1:10;搅拌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2)A. 将前驱体溶液于80-180℃下水热合成1-48小时,经离心、水洗后于室温干燥,得到α-三氧化钼纳米棒;或B. 将前驱体溶液于65-75℃下水热合成10-48小时,经抽滤、水洗后于室温干燥,得到高密度海胆状过氧修饰的氧化钼水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575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