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压吸附深度液化液体二氧化碳回收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253.1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国;董茂森;李广明;张驭时;袁星海;王世富;韩永利;铁维骥;赵长伟;栾宾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士华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压吸附深度液化液体二氧化碳回收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吸附-精馏二氧化碳液化、回收工艺流程中将液化器与全凝器并联同时液化,分别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产品,具体做法是将液化器入口管线分流后并入塔顶冷凝器入口管线,而后将塔顶冷凝器出口与液化器出口并联后进入闪蒸罐。此种工艺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废物排放少,利用该工艺方法可以深度液化,提高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收率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深度 液化 液体 二氧化碳 回收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压吸附深度液化液体二氧化碳回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吸附-精馏二氧化碳液化、回收工艺流程中将液化器与全凝器并联同时液化,分别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产品,具体做法是将液化器入口管线分流后并入塔顶冷凝器入口管线,而后将塔顶冷凝器出口与液化器出口并联后进入闪蒸罐;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工业级产品:制氢车间脱碳尾气经过分水稳压,进入压缩机增压到2.4MPa,冷却分水后进入干燥床干燥,干燥后的物料经预冷器预冷后液化、闪蒸进入储罐,作为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使用;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的要求不高,将含量比较高的几种杂质除掉即可,其中水分的脱除采用加压冷凝分离和分子筛深度吸附脱水的方法脱去,其他含量较高的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氧气、氮气等轻组分经液化器液化后闪蒸即可除去大部分;食品级产品:制氢车间脱碳尾气经过分水稳压,进入压缩机增压到2.4MPa,冷却分水后进入干燥床干燥,干燥后的物料冷却后经吸附床吸附脱除杂质,经预冷器预冷后液化、精馏,进入储罐,作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使用;食品级二氧化碳国家标准的要求比较高,原料气中非甲烷、甲醇、乙醇、乙醛、大分子油脂等杂质的沸点高于二氧化碳的,无法通过精馏的方法除去,只能通过吸附的方法除去,水分的脱除采用与工业级产品流程同样的方法,固体残渣的脱除采用外加精密管道过滤器滤掉,其中过滤器需定期清洗;将二氧化碳气体分两路同时进入液化器和全凝器,降低液化温度,而后可以分别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5825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体细胞克隆方法
- 下一篇:汽车变速器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