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铝箔上制备纳米碳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5313.2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国;王海青;解廷月;王萍;郭永;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B3/00;C23C1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9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铝箔上制备纳米碳管的方法,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将负载了呈点阵分布的催化剂铁粒子的铝箔置于瓷舟中。将上述瓷舟送入卧式化学气相沉积炉内,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升温,到达反应温度后通入乙炔气体,反应一定时间后关掉乙炔,切断电源,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冷却到室温。本发明是在常压下工作,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在铝箔上制备了高纯度的纳米碳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制备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铝箔上制备纳米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1)首先将纯度为99.9%,厚度为0.10mm的铝箔用细砂纸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膜,然后用40%~70%的乙醇水溶液超声清洗10~20分钟;2)用分析纯的硝酸铁晶体(Fe(NO3)3·9H2O)配制0.05~0.2mol/L的Fe3+溶液;3)将上述清洗干净的铝箔在Fe3+溶液中浸泡1~5小时,且浸泡过程中每隔20~60分钟,在超声波下振荡5~10分钟;4)将上述铝箔从Fe3+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清洗2~3次,自然晾干,放入干净的瓷舟内;5)将上述瓷舟送入卧式化学气相沉积炉内,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3~5小时内升温到700~800℃,然后通乙炔气体,在700~800℃下反应20~60分钟,然后关掉乙炔,切断电源,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冷却到室温;6)取出瓷舟,就可得到在铝箔上生长的高纯度的纳米碳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653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