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2025.X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应明;刘道平;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F3/04;F17C11/00;C09K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方法及其装置,主要由带垂直金属翅片的蛇形换热器、促晶泵、覆盖保温材料的钢制气体水合物反应槽等组成,通过蛇形换热器将槽内的温度降低到临界分解温度以下后,开动促晶泵,将液态水从液态制冷剂底部通入制冷剂相,加强水与制冷剂的混合,同时强化换热器与反应物的换热。当气体水合物开始生成后,停止促晶泵的运转,气体水合物会在制冷剂相中自行沿着垂直金属翅片向上生长,直至整个反应物完全耗完为止。该装置生成水合物诱导时间短,且生成的气体水合物非常致密,储能密度高,换热性能也很好。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气体 水合物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生成气体水合物装置,包括带保温材料的不锈钢槽体、内置蛇形换热器、两端分别与槽体内的液态水相空间和液态致水合物空间相通的促晶泵组成,槽体外部上端有反应物注入管;下端有反应物排出管和水引出管,水引出管与促晶泵连接;旁边有换热器输入口、换热器输出口,主要特征在于内置于气体水合物装置的蛇形换热器的换热管上套装了导热系数大、表面极性自由能大的垂直金属翅片,而翅片的高度贯穿于整个反应物的垂直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7202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