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导流智能调速液力偶合器本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3259.6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刘琦;陈红辉;刘德均;邓真全;杨桂康;马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1/02 | 分类号: | F16H41/02;F16H41/24;F16H4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离心导流智能调速液力偶合器本体结构,属节能、液力传动技术领域。包括泵轮、泵轮法兰、涡轮、主动轴、从动轴、箱体、进出油口连接管、转速传感器、测速齿轮、转壳、转壳法兰、喷嘴、左右密封端面、封油环,本发明采用离心导流原理,在离心力作用下,利用安装在转壳上的喷嘴引出工作油冷却,根据偶合器型号和负载特性决定喷嘴的数量和孔径,偶合器对负载的适应性更强;径向布置的迷宫油封使密封处的泄漏大大减少,减少偶合器能量损失,增强偶合器转速可控性和工作稳定性;偶合器采用外支撑方式,箱体不再承受偶合器本体的重量,只起储油作用,其壁厚和尺寸显著减小,偶合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原材料,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导流 智能 调速 力偶 本体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离心导流智能调速液力偶合器本体结构,包括离心导流槽(1)、泵轮(2)、进油口连接管(3)、主动轴(4)、箱体(5)、出油口连接管(6)、涡轮(10)、轴承(11)、转速传感器(12)、从动轴(13)、测速齿轮(14)、转壳(15)、迷宫油封(16)、泵轮法兰(17)、左密封端面(18)、封油环(19)、右密封端面(20)、转壳法兰(21)、喷嘴(22),其特征在于主动轴(4)与原动机输出轴相连,从动轴(12)与工作机相连,泵轮法兰(17)与转壳法兰(21)螺栓连接,泵轮法兰(17)与泵轮(2)制成一体,转壳法兰(21)与转壳(15)制成一体,泵轮(2)和涡轮(10)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进油口连接管(3)与工作腔相通;在转壳(15)圆柱面上沿径向开有螺纹孔,喷嘴安装在螺纹孔内,封油环(19)安装在偶合器本体最外侧,并固定在偶合器的箱体(5)上;泵轮法兰(17)和转壳法兰(21)与左密封端面(18)、右密封端面(20)之间的间隙采用沿径向迷宫油封;封油环(19)、左密封端面(18)、右密封端面(20)与泵轮法兰(17)和转壳法兰(21)之间构成离心导流槽(1),在离心导流槽(1)顶部的偶合器油封环(19)上,沿离心导流槽(1)的切线方向对称开有两个通道孔(9),出油口连接管(6)与通道孔(9)连接;测速齿轮(14)安装在从动轴(13)输出端,转速传感器(12)安装在测速齿轮(14)外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732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