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抗雾覆膜的方法及组成物及应用其的纤维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3460.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铰;周文汉;林雅惠;王裕铭;魏宇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5/16 | 分类号: | C09D5/16;C09D101/26;C09D7/12;B05D5/08;D06N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形成抗雾覆膜(antifogging coating)的组成物,包括实质上0.1至10重量份的多个微细粒子(ultrafine particles)、实质上0.1至10重量份的一高分子电解质(polymeric electrolyte)以及实质上80至100重量份的水。当组成物的涂层于一材料表面干燥后,此些微细粒子于材料表面上形成亲水结构的抗雾覆膜。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抗雾覆膜 方法 组成 应用 纤维 织物 | ||
【主权项】:
1、一种可形成抗雾覆膜的组成物,包括:实质上0. 1至10重量份的复数个微细粒子;实质上0. 1至10重量份的一高分子电解质;以及实质上80至100重量份的水;其中,当该组成物的涂层于一材料表面干燥后,该些微细粒子于该材料表面上形成亲水结构的该抗雾覆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34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