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乌头的碱性炮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3543.X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莹;刘文龙;宋凤瑞;刘志强;王曦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乌头的碱性炮制方法,在室温下,容器中的碳酸氢铵缓冲溶液用氨水调pH值为7.5-9,将乌头置其中浸泡12-24小时,取出中药乌头后置蒸锅中蒸40-80分钟,最后烘干,即得乌头炮制品。利用电喷雾质谱(ESI MS)并辅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制乌头样品进行检测,同时通过药理实验考察乌头炮制品的毒性。本发明通过将中药乌头生品置碱性缓冲溶液中浸泡,利用乌头生品中剧毒的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生成毒性比较小的单酯型和脂肪酸型生物碱,在蒸锅中加热使双酯型生物碱分解更加完全,有效部位损失较小,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且质量更加容易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乌头 碱性 炮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药乌头的碱性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容器中的碳酸氢铵缓冲溶液用氨水调PH值为7.5-9,将乌头置其中浸泡12-24小时,取出中药乌头后置蒸锅中蒸40-80分钟,最后烘干,得到乌头炮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354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自动检测编带机的托盘定位输送装置
- 下一篇:踝关节功能促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