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0718.2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力宏;乔生儒;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12 | 分类号: | G01K11/1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选用憎水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或者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或者其他不溶性纳米颗粒,利用纳米颗粒在液体中布朗运动的增强的特性,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纳米颗粒在液体中透光率的变化判定温度差异;或者通过比较加热前测定的纳米颗粒的透光率与加热后的纳米颗粒的液体透光率,得到对应的温度范围和数值。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形成了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方法,能够测定常温到数千度以上的高温,并可用于现有测温仪器的大部分应用领域,也可以应用于高温电炉、工业窑炉、各种炼钢炉、锅炉、核电站等测温场合,具有直观、便捷、快速和测温和判定温度范围适用广泛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纳米 颗粒 判定 温度 高低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憎水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或者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或者其他种类不溶性纳米颗粒,并将所选纳米颗粒加入水或者乙醇中,根据纳米颗粒受热后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判定温度的高低,其具体过程是:步骤一:首先在两个标有刻度的透明容器中装入同等量的水,或者装入同等量的乙醇,并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同等量的纳米颗粒;所加入的颗粒为形貌均匀,且粒径应小于100nm;加入的纳米颗粒质量以分光光度计能够检出;将容器一端用导热材料封口;步骤二:将两个容器导热材料封口一端朝下,静置48小时或者用离心机离心沉降,让纳米颗粒沉淀于容器瓶口端,然后分别放置于不同温度的热源上;在放置相同的时间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两个容器同一高度处水平方向的透光率,并比较透光率大小;根据透光率大小判断热源温度高低,所测热源温度高的,由于纳米颗粒上升运动较强,使液体透明度降低,故透光率较差;反之,热源温度低,由于纳米颗粒上升运动要相对弱一些,使液体透明度增加,故透光率较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3007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