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512.0 | 申请日: | 200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琨;杨京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若琨;杨京城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头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光源晶片散热效率差、会使发光效率变差或结构复杂、应用连接麻烦、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支架、光源晶片、负极外连接脚、正极外连接脚、透明材料封装壳体,其中支架上设有倒锥形凹杯,光源晶片设置于倒锥形凹杯内,负极外连接脚为支架的延伸部位,正极外连接脚与光源晶片顶面电极连接,支架、光源晶片、负极外连接脚和正极外连接脚封装在透明材料封装壳体内、且外连接脚的连接端露出壳体外,特征是负极外连接脚的连接端宽度为4~12毫米,支架连同其上的负极外连接脚均可由经冲压成型的同一金属板片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发光二极管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光源晶片、负极外连接脚、正极外连接脚、透明材料封装壳体,其中支架的顶面中央设有倒锥形凹杯,光源晶片设置于倒锥形凹杯内,负极外连接脚为支架的延伸部位,正极外连接脚与光源晶片顶面电极连接,支架、光源晶片、负极外连接脚和正极外连接脚封装在透明材料封装壳体内、且只有负极外连接脚和正极外连接脚的连接端露出透明材料封装壳体外,其特征是:负极外连接脚的连接端宽度为4~12毫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若琨;杨京城,未经刘若琨;杨京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595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