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8037.X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丁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世奇 |
主分类号: | A21D13/08 | 分类号: | A21D1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仁椿 |
地址: | 43751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仿手搓的、四股铰的麻花加工机械。该机包括传动机构(1)、压片机构(2)、切条机构(3)、吹气机构(4)、推送机构(5)、成型机构(6),将和好的面团压片、切条、并冲成∧形,用指状阻力板仿手搓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讲究卫生、仿手搓效果好、外形美观统一、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的麻花香酥松脆。广泛适用于各麻花生产企业,既能满足大企业麻花加工生产线的要求,又能给个体经营者提供机械化生产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仿手搓四股铰 麻花 | ||
【主权项】:
1、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传动机构(1)、压片机构(2)、切条机构(3)、吹气机构(4)、推送机构(5)、成型机构(6),所述的传动机构(1)包括电机(1.1)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1.2)、减速器(1.2)出轴上装的大链轮(1.3)、驱动小链轮(1.4)以及与链轮(1.4)同轴的伞齿轮(1.5)、链轮(1.7)、链轮(1.9)、曲柄(4.1)转动,从这里五条传动路线驱动五个机构工作:①、由链轮(1.7)、驱动链轮(1.8)转动,链轮(1.8)与小齿轮(1.11)同轴,驱动一对齿轮(1.11)、(1.12)转动,小齿轮(1.13)与大齿轮(1.12)同轴,又驱动齿轮(1.13)、(1.14)转动,左边的齿轮(1.14)与右边的链轮(1.15)同轴,又驱动一对链轮(1.15)、(1.16)转动,链轮(1.16)与压片机传动齿轮(2.4)、压片机滚筒(2.1)、滚筒齿轮(2.3)同轴,相啮合的另一个传动齿轮(2.4)与压片机滚筒(2.2)及滚筒齿轮(2.3)同轴,带动压片机两滚筒(2.1)、(2.2)转动,又由两对相啮合的滚筒齿轮(2.3)驱动,使两对滚筒两两相对转动,压片机构(2)工作,与齿轮(1.14)啮合的齿轮(1.17)与压片机输送带传动轴(2.8)同轴,驱动压片机输送带(2.7)运行;②、与链轮(1.4)同轴的链轮(1.9)驱动链轮(1.10),并驱动与链轮(1.10)同轴的偏心轮(3.4)转动,拉动连杆(3.5)及连杆下端铰接的刀架(3.6)沿支架(3.3)的滑槽上下运行,刀架(3.6)下端安装切刀(3.7),切条机构(3)工作;③、与链轮(1.4)同轴的曲柄(4.1)迴转,拉动连杆(4.2)与铰接的气泵(4.3)的活塞杆上下运行,吹气机构(4)工作;④、与链轮(1.8)、小齿轮(1.11)同轴的曲柄(5.1)迴转,拉动连杆(5.2)与铰接的∧型推送板(5.3)沿主机架(1)平面下沿滑动幷前后运行,推送机构(5)工作;⑤、与伞齿轮(1.5)啮合的伞齿轮(1.6)与成型机构(6)的输送带滚筒(6.1)同轴,驱动输送带(6.2)运行,与输送带(6.2)后滚筒同轴的链轮(6.11)驱动链轮(6.12)、(6.13),链轮(6.11)与(6.12)速比2∶1,链轮(6.11)与(6.13)速比1∶1,稳压轮(6.4)、齿轮(6.14)与链轮(6.12)同轴,通过相啮合的一对齿轮(6.14)驱动两对稳压轮(6.4)及∧型头部稳压带(6.3)同速,其速度是输送带(6.2)速度的1/2,链轮(6.13)与齿轮(6.15)同轴,驱动一对齿轮(6.15)、(6.16),速比2∶1,加速轮(6.9)与齿轮(6.16)同轴,加速带(6.8)以两倍输送带(6.2)的速度运行,配合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成型机构(6)工作;所述的压片机构(2)包括两对滚筒(2.1)、(2.2)、两对滚筒齿轮(2.3)、一对传动齿轮(2.4),八个方形支座(2.5)、机架(2.6)、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喂入板(2.10),四个滚筒大小一样,两两成对,每个滚筒的两端都装一个方型支座(2.5),滚筒左端方形支座(2.5)的左侧装滚筒齿轮(2.3),中间两个滚筒右端、方形支座(2.5)的右侧装传动齿轮(2.4),调整并让滚筒齿轮(2.3)两两成对啮合,让传动齿轮(2.4)相啮合,把方形支座(2.5)固定在机架(2.6)上,机架(2.6)以支撑脚固定在主机架(1)上,在第一、第三个滚筒上装上喂入板(2.10),并与机架(2.6)焊定,滚筒组下方装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由支承座与主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切条机构(3)包括切条机转轴(3.1)、轴承座(3.2)、支架(3.3)、偏心轮(3.4)、连杆(3.5)、刀架(3.6)、切刀(3.7)、∧形过渡板(3.8),切条机转轴(3.1)支承在两轴承座(3.2)上,两端与偏心轮(3.4)紧定连接,左端偏心轮的左侧装链轮(1.10),刀架(3.6)下端安装切刀(3.7),并安装在两支架(3.3)之间,与支架(3.3)滑槽滑动配合,两轴承座(3.2)固定在支架(3.3)顶端,两支架(3.3)固定在主机架(1)上,连杆(3.5)上端与偏心轮(3.4)铰接,下端与刀架(3.6)的两端头铰接,在两支架(3.3)的下方作一∧型过渡板(3.8),板上作有“∧”形通槽;所述的吹气机构(4)包括曲柄(4.1)、连杆(4.2)、气泵(4.3)、出气管(4.4),箍状压条(4.5),连杆(4.2)一端与曲柄(4.1)铰接,另一端与气泵(4.3)活塞杆铰接,三个出气管(4.4)固定在刀架(3.6)上,让出气口对准切刀(3.7)左、中、右三处,气泵(4.3)用箍状压条(4.5)固定在主机架(1)上;所述的推送机构(5)包括曲柄(5.1)、连杆(5.2)、∧型推送板(5.3)、连杆(5.2)一端与曲柄(5.1)铰接,另一端与∧型推送板(5.3)铰接,∧型推送板的前端作一△形状,△板高度略高于条状面片高度;所述的成型机构(6)包括输送带滚筒(6.1)、输送带(6.2)、∧型头部稳压带(6.3)、稳压轮(6.4)、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支架(6.7)、加速带(6.8)、加速轮(6.9)、调节螺栓(6.10)、传动链轮(6.11)、(6.12)、(6.13),传动齿轮(6.14)、(6.15)、(6.16),两对稳压轮(6.4)上下对齐,由轴承座固定在输送带(6.2)旁边,使∧型头部稳压带(6.3)与输送带平行,下部稳压带(6.3)顶面略高于输送带(6.2)平面,两稳压带(6.3)间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在固定支架(6.7)上,固定支架安装在主机架(1)上,使固定支架平行置于输送带(6.2)的上方,指状阻力板(6.5)与输送带(6.2)平面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两对加速轮(6.9)平行对齐,由轴承座安装在输送带旁边,使加速带(6.8)与输送带平行,加速带(6.8)齿形面略高于输送带平面;调节螺栓(6.10)可调节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世奇,未经丁世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8803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