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报警防盗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8687.4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0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科;王国飞;李亮;包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科 |
主分类号: | A45C13/24 | 分类号: | A45C13/24;A45C13/18;G08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报警防盗包。一种电子报警防盗包,主要由防盗网线(7)、包主体(8)、电子报警装置(9)和锁头固定夹(12)组成。电子报警装置(9)由电阻R1(1)、电阻R2(2)、蜂鸣器(3)、电源(4)、三极管BG2(5)和三极管BG1(6)构成,防盗网线(7)按照十字交叉方式排列,安装在包的隔层之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和机械的组合,可以有效防止包被割盗,减少财产的损失,给人出行带来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报警 防盗 | ||
【主权项】:
1、一种电子报警防盗包,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防盗网线(7)、包主体(8)、电子报警装置(9)和锁头固定夹(12)组成;电子报警装置(9)由电阻R1(1)、电阻R2(2)、蜂鸣器(3)、电源(4)、三极管BG2(5)和三极管BG1(6)构成,防盗网线(7)按照十字交叉方式排列,安装在包的隔层之内;电子报警装置(9)的电源(4)正极分别与电阻R1(1)、电阻R2(2)和蜂鸣器(3)的一端相连接,蜂鸣器(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5)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2(2)与三极管BG1(6)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BG1(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BG2(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2(5)的发射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源(4)负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1(6)的基极相连,同时与防盗网线(7)的A处相连;防盗网线(7)的B处直接连接到电源(4)负极;拉锁头(11)的末端手柄处为圆形中空,锁头固定夹(12)为U形,在其两头分别固定有锁紧纽扣,锁头固定夹(12)固定在拉链(10)的末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科,未经高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886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C规则和承载关联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航班离港排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