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绕线机绕丝及脱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597.6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张小燕;王卫华;张建军;赵晓东;李庆亮;王磊;马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绕线机绕丝及脱模机构,属电子专用设备,克服了现有绕丝脱模机构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对加工装配要求高的缺点,包括推丝气缸架(6)、导向轴套(9)和气缸固定板(19),导向轴套(9)中设置有导向轴(8),导向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中间板(10),导向轴(8)内活动设置有外回转轴(7),外回转轴(7)可在导向轴(8)内围绕X轴自由转动,外回转轴(7)的一端与同步带轮(11)固定连接,外回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板(5),外回转轴(7)内设置有芯轴(4)和内回转轴(22),内回转轴(22)在气缸的带动下实现左右移动。该产品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加工容易、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绕线机绕丝 脱模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丝及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在绕线机主体上的推丝气缸架(6)、导向轴套(9)和气缸固定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轴套(9)中设置有导向轴(8),该导向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中间板(10),导向轴(8)内活动设置有外回转轴(7),外回转轴(7)可在导向轴(8)内围绕X轴自由转动,外回转轴(7)的一端与同步带轮(11)固定连接,外回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板(5),在夹板(5)的孔(31)和外回转轴(7)头部孔(38)中设置有芯轴(4),该芯轴(4)通过键(23)与外回转轴(7)配合,使其与外回转轴(7)一起围绕X轴转动,芯轴(4)的芯头(27)可通过夹板(5)的中央孔(31)伸出和缩回,芯轴(4)内设置有孔(30),在孔(30)和外回转轴(7)的孔(35)中设置有内回转轴(22),内回转轴(22)的一端(32)与芯轴(4)内的孔(30)配合,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23),内回转轴(22)的端头(34)与小深沟球轴承(24)配合,小深沟球轴承(24)设置在滑动轴承座(25)中,滑动轴承座(25)设置在连接件(12)中,滑动轴承座(25)的左端(41)与弹簧(26)连接,弹簧(26)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件(15)连接在一起,气缸件(15)与连接件(12)固定连接,连接件(12)与导向板(13)固定连接,导向板(13)通过轴承设置在导轨(14)上并可沿导轨(14)左右移动,气缸(16)通过连接件(15)、弹簧(26)及内回转轴(22)实现芯轴(4)的左右移动;在中间板(10)设置在导轨(14)和导轨(18)上并可沿这两导轨左右移动,固定在气缸板(19)上的气缸(20)的输出轴与中间板(10)固定连接,可推动中间板(10)左右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25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捉头像的视频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老化前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