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索杆弦支穹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045.9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林;刘学春;张庆亮;王冬梅;李鹏飞;鞠晓臣;王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7/08 | 分类号: | E04B7/08;E04B7/14;E04B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应用的一种穹顶,具体为索杆弦支穹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包括有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压力环(1)连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连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连接,上层呈网格形布置。下层包括有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的两端分别与撑杆(4)的下端和上层节点连接,在下径向索(5)和撑杆的连接处还连接有下环向索,下环向索沿环向闭合布置,上下两层在边环梁处汇交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受力简洁,压杆的杆构件稳定性和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高,极限承载力大。 | ||
搜索关键词: | 索杆弦支 穹顶 | ||
【主权项】:
1.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包括有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其中,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压力环(1)连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连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连接,上层呈网格形布置;下层包括有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的两端分别与撑杆(4)的下端和上层节点连接,在下径向索(5)和撑杆(4)的连接处还连接有下环向索(6),下环向索(6)沿环向闭合布置;上下两层在边环梁(7)处汇交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404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