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定向互通双层直、弧线混合编织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652.4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权泽;郑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权泽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立交桥,尤其涉及全方位定向互通双层直、弧线混合编织立交桥,包括去向引桥A、去向引桥B、去向引桥C、去向引桥D和来向引桥A、来向引桥B、来向引桥C、来向引桥D,所述来向引桥上由右侧至左侧连通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和左后转车道;所述右转车道为右弯弧线;所述左转车道两端为左弯弧线,其中间部为与左后转车道相切的直线车道;其余车道均为左弯弧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方位定向互通双层直、弧线混合编织立交桥,其线型流畅,布局紧凑、快捷简练,特别适用于大中城市旧城区平交改造,可有效缓解交通拥挤现象,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定向 互通 双层 弧线 混合 编织 立交桥 | ||
【主权项】:
1.全方位定向互通双层直、弧线混合编织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去向引桥A(1)、去向引桥B(7)、去向引桥C(13)、去向引桥D(19)和来向引桥A(2)、来向引桥B(8)、来向引桥C(14)、来向引桥D(20),所述来向引桥A(2)上由右侧至左侧连通右转车道A(6)、直行车道A(5)、左转车道A(4)和左后转车道A(3);所述来向引桥B(8)上由右侧至左侧连通右转车道B(12)、直行车道B(11)、左转车道B(10)和左后转车道B(9);所述来向引桥C(14)上由右侧至左侧连通右转车道C(18)、直行车道C(17)、左转车道C(16)和左后转车道C(15);所述来向引桥D(20)上由右侧至左侧连通右转车道D(24)、直行车道D(23)、左转车道D(22)和左后转车道D(21);所述右转车道为右弯弧线;所述左转车道两端为左弯弧线,其中间部为与左后转车道相切的直线车道;其余车道均为左弯弧线;所述右转车道A(6)汇入去向引桥B(7);所述直行车道A(5)汇入去向引桥C(13);所述左转车道A(4)汇入去向引桥D(19);所述左后转车道A(3)汇入去向引桥A(1);所述右转车道B(12)汇入去向引桥C(13);所述直行车道B(11)汇入去向引桥D(19);所述左转车道B(10)汇入去向引桥A(1);所述左后转车道B(9)汇入去向引桥B(7);所述右转车道C(18)汇入去向引桥D(19);所述直行车道C(17)汇入去向引桥A(1);所述左转车道C(16)汇入去向引桥B(7);所述左后转车道C(15)汇入去向引桥C(13);所述右转车道D(24)汇入去向引桥A(1);所述直行车道D(23)汇入去向引桥B(7);所述左转车道D(22)汇入去向引桥C(13);所述左后转车道D(21)汇入去向引桥D(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权泽,未经郑权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965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采暖火炉
- 下一篇:开有前窗及可装配篷的摩托车挡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