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射电镜中一维纳米材料测试载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277.X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6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东;岳永海;张跃飞;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10 | 分类号: | G01N13/10;G01N27/00;H01J3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透射电镜中一维纳米材料测试载片属于纳米材料性能原位检测领域。该载片包括中心金属片(1)、两个附耳(2)、狭缝(3)、扇形燕尾槽(4)、沿狭缝(3)对称分布的至少20个圆形栅孔(5);分布于中心金属片(1)左右两侧且处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附耳(2),包含附耳在内的整个金属片的直径在2.8-3mm之间;垂直于附耳(2)的直径、沿中心金属片(1)一侧开口的狭缝(3),该狭缝(3)宽度为2-50μm,长为1.2-1.5mm;位于与狭缝(3)同一直径上且与狭缝(3)相对的、在中心金属片的另一侧开口的扇形燕尾槽(4),扇形燕尾槽缺口半径为0.2-0.3mm,圆心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正带轴下实现对一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信息的把握,及的力学/电学综合性能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电镜中一维 纳米 材料 测试 | ||
【主权项】:
1.透射电镜中一维纳米材料测试载片,其特征在于,该载片包括中心金属片(1)、两个附耳(2)、狭缝(3)、扇形燕尾槽(4)、沿狭缝(3)对称分布的至少20个圆形栅孔(5);各部分的位置为:分布于中心金属片(1)左右两侧且处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附耳(2),包含附耳在内的整个金属片的直径在2.8-3mm之间;垂直于附耳(2)的直径、沿中心金属片(1)一侧开口的狭缝(3),该狭缝(3)宽度为2-50μm,长为1.2-1.5mm;位于与狭缝(3)同一直径上且与狭缝(3)相对的、在中心金属片的另一侧开口的扇形燕尾槽(4),所述的扇形燕尾槽缺口半径为0.2-0.3mm,圆心角为30-45°;所述的圆形栅孔(5)直径为50-12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732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