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线虫DNA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414.9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举;李风平;李琪;张晓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P19/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动物DNA提取,具体为一种土壤线虫DNA提取方法。采用淘洗-过筛-硫酸镁梯度离心方法将线虫从土壤样品中提取出来,用加热方法将其杀死,得到线虫悬液;然后,在线虫悬液中先加入细胞裂解缓冲液进行冻融处理,再加入蛋白酶进行保温消化;分别采用氯仿、异戊醇抽提DNA和NaAc、异丙醇沉淀DNA,室温下自然干燥,即可得到土壤线虫DNA。本发明采用物理、化学、酶法相结合方法对线虫细胞进行裂解,提高了线虫DNA提取率。成本较低廉,适于土壤线虫群落DNA的提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线虫 dna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土壤线虫DNA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提取的土壤线虫悬液在60-65℃,2-3分钟下温和热杀死,将温和热杀死的土壤线虫悬液浓缩后加入其0.4倍体积的细胞裂解缓冲液进行冻融处理,再在每微升浓缩后土壤线虫悬液中加入20μg的蛋白酶K于36-38℃下140-160转/分钟震荡1-2小时进行保温消化;而后将保温消化的线虫溶液与等体积的氯仿和异戊醇混合液混合于室温下,以12000转/分钟离心10-12分钟,提取水相再加入水相0.1倍体积的NaAc和0.6倍体积异丙醇混合,于0℃静置2-3小时,再以于4℃下14000-15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沉淀即为土壤线虫DN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141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