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遗骸核DNA个体识别的新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7405.0 申请日: 2008-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25444A 公开(公告)日: 2008-07-23
发明(设计)人: 李生斌;托娅;郑海波;李双顶;巩五虎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郑建
地址: 710049***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遗骸(骨、牙)核DNA个体识别的新方法,其原理利用异硫氰酸胍存在的条件下,二氧化硅微粒与核DNA分子特异性的结合,同时用EDTA和PK对遗骸进行脱钙和蛋白消化,最大程度减少DNA分子丢失,达到最大效率分离核酸的目的。该方法和有机溶剂法、盐析法及Chelex-100法相比较,采用等量的骨粉,其DNA提取效率和质量高于以上方法。与此同时,在整个提取过程中,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易于掌握,无需大型和特殊的仪器设备。提取骨胳、牙齿DNA过程仅需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骨粉用量为0.25g,能够在1.5ML的管内操作,易于提取过程标准化和省时。该方法重现性好,对同一样本进行盲测检验,结果可以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遗骸 dna 个体 识别 新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遗骸核DNA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样本制备:1)骨:用高压灭菌砂纸抹去骨骼表面0.5mm厚层,254nm紫外线照射1小时防止外源性DNA污染;然后用冷的去离子水、乙醇、乙醚各振摇15分钟,取出干燥,将骨片放入盛有液氮的研钵中,用电钻钻取骨粉备用;2)牙:254nm紫外线照射1小时,然后用冷的去离子水、乙醇、乙醚各振摇15分钟,取出干燥;取牙根牙骨质及牙髓腔内壁的骨粉备用;步骤二,骨、牙齿组织DNA分离和纯化:1)取骨粉或牙粉置于1.5ml的Eppendorf可调液移管中,加1.0ml 0.5M Na2EDTA PH8.0,25ul蛋白酶K,将Eppendorf可调液移管置于旋转混摇器上,室温混摇24小时;2)将样品置于56℃干热器上,室温继续消化2小时;3)离心13000rpm,5分钟;4)取上清液700ul移至另一洁净的试管中,加等体积的6M GuSCN,20ul二氧化硅悬浮液,室温摇匀2小时;5)离心13000rpm,20秒,弃上清液保留硅珠;6)用70%乙醇在-20℃条件下,洗涤硅珠两次,每次离心13000rpm,时间20秒,弃上清液保留硅珠;7)用丙酮在-20℃条件下,洗涤硅珠一次。每次离心13000rpm,时间20秒,弃上清液保留硅珠;8)将样品置于56℃干热器上,10分钟烘干硅珠;9)用65ul灭菌去离子水悬浮硅珠,56℃15分钟洗脱DNA,每5分钟振摇一次;10)离心13000rpm,2分钟,将60ul DNA溶液转移至新管中,-20℃保存备用;步骤三,采用Bio-RAD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所得的DNA进行定量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74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