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破苜蓿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529.9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佺珍;韩建国;崔健;边巴卓玛;苗彦军;吴春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C12N1/14;C12R1/69;C12R1/8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破苜蓿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接种青霉、米曲霉或者绿色木霉,或者上述菌种的组合处理苜蓿种子,彻底解决了打破苜蓿种子硬实休眠方法的关键,能够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所使用的微生物霉菌,可制成苜蓿种子包衣剂或拌种菌剂,直接用于生产实践中,减少了播种前的一些打破种子硬实的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生产成本低,效益大,使用方便,在我国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破 苜蓿 种子 硬实 休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打破苜蓿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配制:取按以下原料按重量比配制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酵母膏∶MgSO4·7H2O∶KH2PO4∶琼脂∶蒸馏水=30∶2∶1∶2∶30∶2000;将羧甲基纤维素、酵母膏、MgSO4·7H2O、KH2PO4依次溶于蒸馏水中,边加边摇匀,121℃灭菌15分钟,待培养基冷凝后,待用;步骤二,接种霉菌:在上述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上接种霉菌,所述的霉菌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ium、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其中之一,或者上述菌种的两两混合、或者上述菌种的三者混合;于25℃~30℃条件下培养2~7天,以霉菌生长充分为度。步骤三,处理苜蓿种子:(a)、将苜蓿种子用70-75%酒精浸种5~10分钟消毒,用无菌水洗涤2~3次;(b)待培养基上长满微生物时,在其中撒入苜蓿种子,密度以每平方厘米28~32粒,于25℃~30℃条件下保持24~96小时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75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医用热熔树脂载体胶基质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水溶性絮凝剂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