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7808.5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B41M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王少文 |
地址: | 710077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先分别轧制生产UV干燥组份和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的组份,再按照UV干燥组份所占比例为1%~99%,氧化干燥组份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所占比例为99%~1%的比例混合均匀。本发明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进行UV干燥,瞬间实现油墨部分干燥,形成干燥墨膜;在印刷和印品存放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实现油墨完全干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UV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的厚墨膜干燥不完全,自然存放过程中不能实现完全干燥的技术问题,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氧化 混合 干燥 雕刻 印油 | ||
【主权项】:
1、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由可进行UV固化的基墨一和可进行氧化结膜干燥的基墨二组成,所述基墨一和基墨二的重量百分比为:基墨一 1~99%, 基墨二 99~1%;所述基墨一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颜料 5~50份,丙烯酸树脂连结料 5~60份,丙烯酸酯单体 1~40份,助引发剂 0.1~5份,光引发剂 0.2~30份,稳定剂 0.2~10份,填充料 0~30份;所述丙烯酸树脂连结料是可进行紫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或聚酯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水分散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基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四氢糠醛丙烯酸酯、乙氧化壬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癸酯、丙烯酸己内酯、乙氧化壬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烷氧化脂肪族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四官能团和五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可以是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BMS)、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醌(2、4异构体混合物)、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酯、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三溴甲基苯基砜、4-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二苯甲酮、二苯甲酮与对甲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或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墨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颜料 5~40份,干性植物油 10-50份,纯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醇酸树脂连结料 5~50份,表面活性剂 0.1~20份,干燥剂 0.1~10份,蜡 0~10份,溶剂 0.5~20份,填充料 0~30份;所述干性植物油是桐油、亚麻油、梓油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纯酚醛树脂和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是松香改性的苯酚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的二酚基丙烷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二酚基丙烷和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可溶性酚醛树脂,再与松香反应经甘油酯化而制成,或是松香改性二甲酚甘油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二酚基丙烷季戊四醇酚醛树脂;所述醇酸树脂是植物油、松香及其衍生物等改性的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一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桐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大豆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所述一种或多种醇酸树脂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各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所述干燥剂是有机酸的钴、锰、锆、铅、铝、钙、锌、铈、矾、镧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干燥剂;所述溶剂是醇类、醇醚类、酯类、酮类、高沸点煤油、200#溶剂油、210#矿油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蜡选自棕榈蜡、冷杉蜡、蜂蜡、虫蜡、羊毛蜡、石蜡、微晶蜡、蒙旦蜡、矿地蜡、聚乙烯蜡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的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78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