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929.1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松;刘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先松;刘知之 |
主分类号: | C22C29/16 | 分类号: | C22C29/16;C22C1/0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000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采用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是,将粉末状的钒的氧化物或偏钒酸铵,碳质粉剂和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后,压块、成型,在氮气气氛下连续加入外热式回转窑,在氮气保护下预烧到1000℃以下,在出料口收集经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的预烧的块状产品。然后推入改进的软磁氮气氛炉窑中,加热到1000~1500℃温度,物料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出炉后获得钒氮合金产品。本发明制得的钒氮合金:V:78-83%,N:16-21%,C:6%max,硅、磷和铝小于:0.10%,其表观密度大于3.5g/cm3。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回转窑预烧,除去料粉中有害杂质和腐蚀性成分,降低了堆放体积,明显提高了碳化氮化的工序的生产效率,大大地延长了氮化炉窑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先将粉末状的钒氧化物或偏钒酸铵或二者的混合物、碳质粉剂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压块、成型,其特征在于:再将压块在氮气气氛的保护下连续加入回转窑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500-1000℃,时间为2~6小时,生产出预烧产品;然后将预烧产品放在软磁氮气气氛炉窑中,加热到1000-1500℃温度,时间为3-10小时,物料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冷却出炉后即获得氮化钒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先松;刘知之,未经刘先松;刘知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89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火线圈
- 下一篇:经硼先驱薄膜实现二硼化镁超导薄膜布图布线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