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原位反应的致密金属氧化物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052.8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毕磊;刘卫;张尚权;方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C04B35/01;C04B35/5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原位反应的致密金属氧化物陶瓷薄膜制备方法,特征是先将化学计量比混配的金属氧化物粉体和碱土金属碳酸盐粉体∶无水乙醇∶三醇乙胺按质量比5-15∶100∶0.5-1的比例混合,球磨混合均匀,所述金属氧化物为稀土金属氧化物或/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再加入质量比为0.5-1的聚乙二醇、0.5-1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0.2-0.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将球磨混合均匀后的浆料在载气带动下喷到200-300℃的具有烧结收缩性的陶瓷基底上,在1350℃-1450℃原位反应烧结至致密。本方法将陶瓷的成膜与成相一步完成,操作简便,陶瓷膜厚度可控在5μm-30μm;还部分克服了不同的基底与薄膜材料之间热匹配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位 反应 致密 金属 氧化物 陶瓷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原位反应的致密金属氧化物陶瓷薄膜制备方法,以载气进行喷雾成膜,其特征在于:先将按化学计量比混配的金属氧化物粉体和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粉体∶无水乙醇∶三醇乙胺按质量比5-15∶100∶0.5-1的比例混合,球磨混合均匀,所述金属氧化物为稀土金属氧化物或/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再分别加入质量比为0.5-1的聚乙二醇、0.5-1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0.2-0.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球磨混合均匀;将上述配制的浆料在空气或氮气载气的带动下喷到被加热并保持在200-300℃的具有烧结收缩性的陶瓷基底上;然后在1350℃-1450℃烧结至致密并且成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90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