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赤松(Pinus densiflora)组织培养增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9270.1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芹;朱丽华;叶建仁;戴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赤松组织培养增殖方法,该方法以赤松无菌幼苗子叶节(含子叶及刚萌动的上胚轴和6~8mm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GD+6-BA3.0~5.0mg/L+NAA0.1~0.3mg/L培养基中诱导子叶基部产生丛生芽;4~5周后将外植体连同已分化的丛生芽转入添加活性炭或NAA的培养基中促进芽的伸长;待丛生芽长达1.5~2.0cm时将其分别单个切下,并切割成5~8mm小段,接种于GD+6-BA1.5~2.5mg/L+NAA0.25mg/L培养基中进一步诱导丛生芽增殖。增殖的丛生芽经过培养伸长后可再用于新一轮增殖。采用本发明,丛生芽增殖系数达3.5~4.6,一粒种子2年后可增殖出2~3万株可用于生根的组培苗。 | ||
搜索关键词: | 赤松 pinus densiflora 组织培养 增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赤松组织培养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赤松无菌萌发3~4周的幼苗子叶节(含子叶及刚萌动的上胚轴和6~8mm下胚轴)接种于含有6-苄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基本培养基GD上,诱导子叶基部产生丛生芽;(2)将外植体连同已分化的丛生芽转入含有活性炭(AC)或NAA的基本培养基DCR中,促进丛生芽伸长;(3)选取生长健壮、长1.5~2.0cm的丛生芽单个切割下来,切去茎尖生长点并将其切割成5~8mm小段,接种至含有6-BA和NAA的基本培养基GD中,诱导丛生芽增殖。步骤(3)增殖产生的丛生芽再转入步骤(2)所述的培养基中促进其伸长,然后再重复步骤(3),循环往复,可获得大量丛生芽,从而实现丛生芽的大量增殖。步骤(2)、步骤(3)的继代周期分别为4~5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927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