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719.6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夏兴华;陈伟;吴剑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C25D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对孔径与/或孔间距进行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制备方法,它是将铝片先经过退火和电化学抛光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铝片置于恒电位电解池中,加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加入聚乙二醇为调节剂,进行恒电位阳极氧化,得到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2000,电解液中聚乙二醇质量百分浓度n为:0%<n≤50%,电解液中所述的磷酸的浓度为0.2-0.8摩尔,电解时间为4-48小时。本发明利用聚乙二醇作为调节剂,通过聚乙二醇的化学保护作用和电化学保护作用,实现对孔径和孔间距的有效调节,并扩展了氧化电位范围。所使用的添加剂聚乙二醇安全、环保、价格便宜,因此极易被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间距 调控 纳米 多孔 氧化铝 制法 | ||
【主权项】:
1.一种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的制法,其特征是它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将铝片经过退火和电化学抛光处理,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铝片置于恒电位电解池中,加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加入聚乙二醇为调节剂,进行恒电位阳极氧化,得到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2000,电解液中聚乙二醇质量百分浓度n为:0%<n≤50%,电解液中所述的磷酸的浓度为0.2-0.8摩尔,电解时间为4-48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07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