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形貌遗传的纳米聚苯胺材料及其电化学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825.4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郝青丽;汪信;周倩;严贞贞;杨绪杰;陆路德;刘孝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25B3/00;H01B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形貌遗传能力的纳米聚苯胺材料及其电化学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将苯胺和掺杂酸I加到水中,搅拌形成苯胺的掺杂酸I溶液;在三电极体系内,将苯胺的掺杂酸I溶液加到电解池中,在工作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方法合成制备得到掺杂酸I掺杂的纳米结构的聚苯胺材料,电化学合成完毕得到掺杂酸I掺杂的聚苯胺修饰电极;将上述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放在盛有掺杂酸II的水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解至循环伏安图形稳定,得形貌与第二步所得掺杂酸I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结构一样的掺杂酸II掺杂的聚苯胺材料。本发明得到的聚苯胺材料仅仅在掺杂离子的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而并不会改变聚苯胺的微观形貌,这种形貌遗传具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形貌 遗传 纳米 苯胺 材料 及其 电化学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形貌遗传能力的纳米聚苯胺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电化学方法制备而得:第一步,将苯胺和掺杂酸I加到水中,搅拌形成均匀透明的苯胺的掺杂酸I溶液;第二步,电化学合成:在三电极体系内,将苯胺的掺杂酸I溶液加到电解池中,在工作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方法合成制备得到掺杂酸I掺杂的纳米结构的聚苯胺材料,电化学合成完毕,大量的水冲洗,去除表面附着的反应物,得到掺杂酸I掺杂的聚苯胺修饰电极;第三步,将上述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放在盛有掺杂酸II的水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解至循环伏安图形稳定,最后反应停止在+0.3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第四步,冲洗上述电极,即得形貌与第二步所得掺杂酸I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结构一样的掺杂酸II掺杂的聚苯胺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08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级真空挤出机下级传动装置
- 下一篇:涂布的过碳酸纳颗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