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300.4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浩;倪晔;郑璞;张帆;居年丰;朱波;林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C12R1/645;C12R1/8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选择性羰基还原酶产生菌为出发菌株,在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以潜手性酮为底物还原制备相应手性醇:用出芽短梗霉CGM CCNo.1244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制备(S)-4-氯-3-羟基丁酸乙酯,和葡萄汁酵母ATCC 26602催化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制备(R)-4,4,4-三氟-3-羟基丁酸乙酯。本发明的方法展示了离子液体无毒无味、不易挥发、生物相容性好、不污染环境、产物分离简单、回收容易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同时,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浓度和对映体过量值,加快了反应的进程。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液体 两相 体系 生物 催化 不对称 还原 羰基 化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1.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以选择性羰基还原酶产生菌为出发菌株,在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以潜手性酮为底物还原制备相应手性醇,步骤如下:步骤(1):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CGMCC No.1244或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ATCC 26602,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发酵,发酵液过滤得菌体,作为整细胞生物催化剂;步骤(2):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CGMCC No.1244的整细胞生物催化剂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为底物,或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uvarum)ATCC 26602的整细胞生物催化剂以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TFAAE为底物,用磷酸盐缓冲液与离子液体为两相体系进行转化反应,所用的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bmim]PF6与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0.2∶1~2∶1,底物浓度为10~100g/L;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为含5%葡萄糖的0.1mol/L、pH 6.6~7.0的磷酸钾缓冲溶液;步骤(3):酶转化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湿菌体,加入湿菌体量为50~200g/L,酶反应温度为20~35℃,酶转化时间为1~30小时,pH5.5~7.5;步骤(4):分批补料转化反应:在步骤(3)中每两小时一次加入10~100g/L的底物进行转化,连续4~6次,在线控制pH5.5~7.5;步骤(5):萃取、脱溶后得产物:转化液离心分离菌体,去除水相,离子液体相以异丙醇萃取产物,用异丙醇萃取三次,收集合并萃取液,蒸发回收溶剂异丙醇,剩余物为相应产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或(R)-4,4,4-三氟-3-羟基丁酸乙酯;步骤(6):离子液体的回收使用:转化液离心分离菌体,去除水相,离子液体相以异丙醇萃取产物,分离收集离子液体,加碱调节pH,水洗至中性,活性炭脱色,水洗再干燥后得到回收的纯净离子液体,在步骤(2)中重复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230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