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与池塘杂交龙虾养殖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1184.2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青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B79/00;A01K6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稻田与池塘杂交龙虾养殖技术,它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由于淡水杂交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条件要求不高,加之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在养鱼效益下降的情况下,推广稻田养殖淡水杂交龙虾,可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稻田饲养淡水杂交龙虾可为稻田除草、除害虫,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养虾的稻田一般可增加稻产量5%-15%,有些地区还可在稻田采取中稻和淡水杂交龙虾轮作的模式,特别是那些只能种植一季的低湖田、冬泡田、冷浸田,采取中稻和淡水杂交龙虾轮作的模式,经济效益可观。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池塘 杂交 龙虾 养殖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稻田与池塘杂交龙虾养殖技术,其特征养殖技术步骤如下:稻田建设: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稻田。稻田田埂须加宽加高加固,增设蔗阴棚,进排水增设置过滤、防逃网,在沿稻田田梗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0.8-1.8米,深1.8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井”字形或“日”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0.5-1.2米,深0.5-0.8米,环形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5-12%左右;清理消毒:放虾前10-20天,须清理环形沟和田间沟,除去浮土,修正垮塌的沟壁,每亩稻田环形虾沟用生石灰30-60千克,或选用其他药物,彻底清沟消毒,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物和致病菌;施放基肥:在放虾前8-12天,稻田中注入水30-60厘米,然后施肥培养饵料生物,每亩施有机农肥500-1000千克,一次施足;栽植生物:在环形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金鱼藻、眼子菜等沉水性水生植物,在沟边种植蕹菜,在水面养殖葫芦,要控制水草面积,一般水草占环形虾沟面积的30-60%,以零星分布为好,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过滤及防逃:在进、排水口要安装竹箔、铁丝网及网片等防逃、过滤设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或淡水龙虾随水流逃逸;幼虾放养:在放养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投放幼虾,放养方法:一是将淡水杂交龙虾的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每亩收养40克重以上的淡水龙虾15-25千克,并采用免耕法种植水稻;二是水稻栽秧后,投放幼虾规格为2-5厘米,每亩投放8000-12000尾,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按规格一次放足;田间管理:稻田饲养淡水龙虾,除上足底肥外,一般不要投喂饲料,在沟内投一些水草旱草和腐熟的牛粪,生长旺季时可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锤碎的螺蚌肉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青,未经周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118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电话机
- 下一篇:基于后3G高速无线网的跟踪体诊预警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