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038.1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元成;谭惠玉;胡志;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元成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8/0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炳炎 |
地址: | 4155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将钢质或不锈钢钎截段、酸洗除锈、磨针尖、加热针尖和针扎穴位的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克服了现有中、西医对该类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对骨癌患者选用φ2.5mm、长200mm-250mm、针尖长20mm-30mm的不锈钢“红针”,针尖加热至450℃-500℃,在0.5s内针扎;对骨质疾病患者选用φ1.5mm、长200mm-220mm、针尖长15mm-20mm的钢质“红针”,针尖加热至250℃-300℃,在0.5s内针扎。治疗效果好,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红针术”瑰宝,为众多骨癌及骨质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癌 骨质 疾病 |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骨癌及骨质疾病的“红针”,其特征是:①“红针”的加工过程:先将φ1mm-φ2.5mm的钢钎或不锈钢钎截成长度为200mm-250mm的小段,酸洗除锈晾干;再将其一端磨削成长度为15mm-30mm的针尖状;②“红针”的加热工程:将加工后的“红针”进行煅烧,致使“红针”针尖部位的温度达250℃-550℃;③“红针”的针扎过程:在已确定的病灶穴位,将已烧好的“红针”在0.4s-0.6s时间内进行针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元成,未经胡元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20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身框架与蒙皮一次性固化成型方法
- 下一篇:预筛分振动给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