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931.6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辉;周细应;李文戈;林文松;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01B1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配制浓度为0%~50%的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学试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新鲜制备出的的纳米金属颗粒转移至化学试剂中,在室温~100℃下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静置,然后采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或过滤、阴干获得表面具有氧化层的纳米金属颗粒粉,再采用XRD或TG分析或DSC分析或能谱分析的方法得出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金属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对纳米金属的稳定化处理,利于纳米金属的转移、存放、运输、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金属 颗粒 表面 制备 氧化 工艺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配制浓度为0%~50%的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学试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新鲜制备出的的纳米金属颗粒转移至化学试剂中,在室温~100℃下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静置,然后采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或过滤、阴干获得表面具有氧化层的纳米金属颗粒粉,再采用XRD或TG分析或DSC分析或能谱分析的方法得出表面氧化层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39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压合成五羰基铁方法
- 下一篇:增加引脚强度的半导体封装载膜与封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