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损伤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8193.4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新光;金先龙;陈向东;李渊印;邓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M7/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大跨度轨道交通损伤检测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检测轨道交通车辆通过大跨度桥梁时的振动情况,并采集动力响应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读取数据采集子系统检测到的桥梁动力响应信号,结合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桥梁模拟动载响应信号实现桥梁的损伤识别,通过图形界面和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和数据管理,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的通讯;本发明具有模块化、层次化的特点,各功能模块间可互通讯,提高了桥梁损伤识别的精度,不影响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轨道交通 桥梁 损伤 检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检测轨道交通车辆通过大跨度桥梁时的振动情况,并采集动力响应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读取数据采集子系统检测到的桥梁动力响应信号,结合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桥梁模拟动载响应信号实现桥梁的损伤识别,通过图形界面和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和数据管理,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的通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81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壳锂电池过充的断电安全结构
- 下一篇:可以设定密码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