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激光通信双终端双向远距离传输模拟与地面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216.5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闫爱民;王利娟;孙建锋;刘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B10/105;G02B17/0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双终端双向远距离传输模拟与地面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空间双通道结构实现光束的独立的正逆向双向传播。采用长焦距傅立叶透镜实现光学傅立叶远场变换,采用多级级联的中心采样4-f光学成像放大器模拟光场远距离传输,并采用扫描双面反射镜实现光路中双通道同角度反向扫描的原理模拟卫星之间相对运动。本发明可在实验室空间尺度下实现光束从近场分布到远场分布的转换,能够同时模拟两个被测激光通信终端的相互远场运动。主要用于两个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双向瞄准、捕获和跟踪及通信性能的地面检测与验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激光 通信 终端 双向 远距离 传输 模拟 地面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卫星激光通信双终端双向远距离传输模拟与地面检测装置,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第一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和第二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1),第一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发射波长为λ1的激光光束先经过第一傅立叶透镜(1.2),透过第一波分透反镜(1.3),由第一反射镜(1.4)反射后,通过第一中心采样4-f光学成像放大器系统(1.5),由扫描双面反射镜(1.6)的第一反射面反射、第二反射镜(1.7)反射,进入第一发射目镜(1.8),由第二波分透反镜(1.9)反射后的光束再通过第二傅立叶透镜(1.10)抵达第二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1);第二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1)发射激光波长为λ2的光束先通过第二傅立叶透镜(1.10),透过第二波分透反镜(1.9),由第三反射镜(1.12)反射后,通过第二中心采样4-f光学成像放大器系统(1.13),再由所述的扫描双面反射镜(1.6)的第二反射面反射,经第四反射镜(1.14)反射,进入第二发射目镜(1.15),由第一波分透反镜(1.3反射后的光束,再通过第一傅立叶透镜(1.2)抵达第一被测激光通信终端(1.1);所述的第一波分透反镜(1.3)对波长为λ1的激光高透,对波长为λ2的激光高反;所述的第二波分透反镜(1.9)对波长为λ1的激光高反,对波长为λ2的激光高透;所述的第一反射镜(1.4)和第二反射镜(1.7)对于波长λ1光束高反,第三反射镜(1.12)和第四反射镜(1.14)对于波长λ2的光束高反;所述的扫描双面反射镜(1.6)的第一反射镜面对于波长λ1光束高反,第二反射镜面对于波长λ2光束高反;所述的第一傅立叶透镜(1.2)的后焦面位于第一中心采样4-f光学成像放大器系统(1.5)的入瞳面上,第二傅立叶透镜(1.10)的后焦面位于第二中心采样4-f光学成像放大器系统(1.13)的入瞳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021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鉴权网关技术
- 下一篇:悬浮式海底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