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8389.X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白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坤生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F02G1/053;F02G1/057;F02G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它的回热器6置于配气活塞筒体5a内并跟随配气活塞5一起运动,冷却管17管组把冷腔气缸分隔为上部冷腔气缸23和下部冷腔气缸19。配气活塞杆18穿过冷却器12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和动力活塞21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孔21a,并可在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和动力活塞21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孔21a中滑动。上述机械结构的改进减少了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提高了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可使用固态、液态、气态燃料和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以及太阳能等热源,具有燃料和热源来源范围广、热效率高和环境友好型的特点。它将在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式斯特林 发动机 | ||
【主权项】:
1.一种配气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它包括加热管(1)、热腔气缸(9)、配气活塞(5)、回热器(6)、冷腔气缸(23)及(19)、冷却器(12),其特征在于:——加热管(1)由管(2)和套管(3)构成,多根相同的加热管(1)组成加热器管组(说明书中再说明);管(2)和套管(3)的一端气密联通,套管(3)另一端垂直地气密连接在小于热腔气缸(9)缸径截面所对映的热腔气缸(9)外的顶部(4)上、并且和热腔气缸(9)内相联通,管(2)另一端垂直地气密连接在小于热腔气缸(9)缸径截面所对映的热腔气缸(9)外的顶部(4)上、并且和热腔气缸(9)内相联通;套管(3)内径等于导流管(7)外径加上套管(3)与导流管(7)之间的径向间隙的和、其长度大于导流管(7)长度减去热腔气缸(9)顶部(4)厚度之差、其外径等于套管(3)内径加上二倍套管(3)壁厚的和;——配气活塞(5)由导流管(7)、回热器(6)、配气活塞筒体(5a)、配气活塞杆(18)构成;导流管(7)的轴心线和套管(3)的轴心延长线重合,导流管(7)的一端垂直地气密连接在配气活塞筒体(5a)的顶部(5c)上、并且和配气活塞(5)内联通;导流管(7)内径略大于管(2)内径、其壁厚为0.2~1毫米、其长度大于配气活塞(5)行程加上热腔气缸(9)顶部(4)厚度之和;导流管(7)的另一端插入套管(3)内,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1毫米左右;在小于配气活塞筒体(5a)内径、大于配气活塞杆(18)直径的配气活塞筒体(5a)底部(5b)上分布有通孔(11),使配气活塞(5)通过底部(5b)上的通孔(11)内外相通;回热器(6)安装在配气活塞筒体(5a)内、其轴心线和配气活塞筒体(5a)的轴心线重合;——冷却器(12)由上部冷腔气缸(23)、中部的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和冷却管(17)的管组、第一片冷却水密封瓦(13)及其上的冷却水进口(14)、第二片冷却水密封瓦(15)及其上的冷却水出口(16)、下部冷腔气缸(19)构成;上部冷腔气缸(23)底部(12d)和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一端气密联通,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另一端和下部冷腔气缸(19)顶部(12e)气密联通,上部冷腔气缸(23)和下部冷腔气缸(19)通过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相通;上部冷腔气缸(23)的轴心线、下部冷腔气缸(19)的轴心线和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的轴心延长线重合,上部冷腔气缸(23)和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及下部冷腔气缸(19)联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多根相同的冷却管(17)均匀地分布在,大于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外直径、小于上部冷腔气缸(23)缸径的底部(12d)和大于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外直径、小于下部冷腔气缸(19)缸径的顶部(12e)之间的空间内;冷却管(17)之间相距一定间距,并且每一根冷却管(17)和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的轴心线相互水平平行;冷却管(17)一端穿过上部冷腔气缸(23)的底部(12d)和上部冷腔气缸(23)气密联通、冷却管(17)的管口不超过上部冷腔气缸(23)底部(12d)的上表面,冷却管(17)另外一端穿过下部冷腔气缸(19)顶部(12e)和下部冷腔气缸(19)气密联通、冷却管(17)的管口不超过下部冷腔气缸(19)顶部(12e)的下表面,上部冷腔气缸(23)和下部冷腔气缸(19)通过冷却管(17)相通;上部冷腔气缸(23)底部(12d)上设置一个台阶(12b)、下部冷腔气缸(19)顶部(12e)上设置一个台阶(12c),第一片冷却水密封瓦(13)和第二片冷却水密封瓦(15)的凹面相对地合在上部冷腔气缸(23)及下部冷腔气缸(19)的台阶(12b)及(12c)上,并水密密封其接合面;冷却水进口(14)设置在第一片冷却水密封瓦(13)的凸面上,并和其凹面相通;冷却水出口(16)设置在第二片冷却水密封瓦(15)的凸面上,并和其凹面相通;——热腔气缸(9)和冷却器(12)上部冷腔气缸(23)对接、密封圈(20)密封对接口,并由数个螺栓(24)紧固;冷却器(12)下部冷腔气缸(19)和能量输出系统的箱体(22)气密密封对接,并由数个螺栓(25)紧固;——套管(3)和导流管(7)构成一个伸缩管,其伸缩长度大于配气活塞(5)的行程;导流管(7)在套管(3)中作往复运动时,在导流管(7)和套管(3)之间形成相对的密封;设置在配气活塞(5)内的回热器(6)缩小了总的无益容积,并且同步跟随配气活塞(5)运动;配气活塞杆(18)穿过冷却器(12)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和动力活塞(21)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孔(21a),并可在配气活塞杆导向管(12a)和动力活塞(21)上的配气活塞杆导向孔(21a)中滑动;上部冷腔气缸(23)的深度加上热腔气缸(9)的深度大于配气活塞筒体(5a)的长度加上配气活塞(5)行程的长度,下部冷腔气缸(19)的深度大于动力活塞(21)行程的长度加上动力活塞(21)的长度;——部分气体工质在套管(3)、导流管(7)的引导下,跟随配气活塞(5)的往复运动,在热腔气缸(9)、管(2)、套管(3)、导流管(7)、回热器(6)中作往复流动;另一部分气体工质跟随配气活塞(5)、动力活塞(21)的往复运动,在回热器(6)、配气活塞筒体底部(5b)上的通孔(11)、上部冷腔气缸(23)、冷却管(17)、下部冷腔气缸(19)中作往复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坤生,未经白坤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838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