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铁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2169.4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良;左佃太;顾小云;王正凯;姚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C01G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铁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采用由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水/环己烷/正戊醇组成的四组分微乳液体系,以可溶性锌盐、可溶性亚铁盐和草酸为反应物,先合成ZnFe2(C2O4)3纳米棒前驱体,再在500~900℃下煅烧该前驱体,由于煅烧过程中草酸根的与前驱体的分离,得到了多孔铁酸锌纳米棒,化学式为ZnFe2O4。纳米棒上布满纳米孔洞,且产物分散均匀,结晶良好,直径为30~100纳米,长度为1~10微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铁酸锌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孔铁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不同摩尔比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正戊醇、环己烷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微乳液体系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浓度为0.02~0.08摩尔/升;去离子水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摩尔比为10~30;正戊醇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摩尔比为4~8。搅拌;2)在上述微乳液中分别加入草酸溶液、可溶性锌盐和可溶性亚铁盐,控制草酸和可溶性锌盐摩尔比为10~50,可溶性锌盐和可溶性亚铁盐摩尔比为1∶2,搅拌2~24小时;3)产物经过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ZnFe2(C2O4)3纳米棒前驱体;4)将步骤3)所得前驱体在500~900℃下煅烧0.5~48小时,即得到多孔铁酸锌纳米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216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HICH信道的特征码分配方法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