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537.9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晶;李峰;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金属板材充液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铝镁合金等板类拉深件因拉深比大、板料法兰部位变形造成拉深件底部由于拉应力过大而引起破裂和成形极限受到限制的问题。压边圈(1)置于凹模(3)的上部,压边圈(1)的型腔(1-1)与凹模(3)的凹模型腔(3-1)同轴且孔径相同,凸模(4)的一端置于型腔(1-1)内,传力杆(5)的一端置于压边圈(1)和凹模(3)之间,传力杆(5)的另一端与弹簧(6)固接。本发明实现了板类件外侧变形区处径向压力的施加及可控性,有利于复杂形状板类件的拉深成形,本发明简单可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能显著地提高板类件的拉深成形极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板材 充液拉深 成形 极限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极限的装置,它由压边圈(1)、凹模(3)、凸模(4)、传力杆(5)和弹簧(6)组成;其特征在于压边圈(1)置于凹模(3)的上部,压边圈(1)的型腔(1-1)与凹模(3)的凹模型腔(3-1)同轴且孔径相同,凸模(4)的一端置于型腔(1-1)内,传力杆(5)的一端置于压边圈(1)和凹模(3)之间,传力杆(5)的另一端与弹簧(6)固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45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抗真菌药物的醇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