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锥盘式自动变速电动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28.6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生;林毓培;郝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12;B62M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锥盘式自动变速电动轮毂,包括左轮毂架、右轮毂架、箱体、动力设备、传动轴、车轮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刹车装置,还包括平行设置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齿轮变速机构和锥盘式自适应两挡自动变速总成,本发明能使电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状况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实现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的平衡控制;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换挡变速,有利于车辆和机械动力设备高效节能,可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变速器重量轻、结构紧凑。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锥盘式 自动 变速 电动 轮毂 | ||
【主权项】:
1.一种行星锥盘式自动变速电动轮毂,包括左轮毂架(22)、右轮毂架(18)、箱体(14)、动力设备、传动轴(1)、车轮(20)和设置在传动轴(1)上的刹车装置(23),所述左轮毂架(22)和右轮毂架(18)与箱体(14)固定连接,传动轴(1)设置在箱体(14)内与其转动配合,传动轴(1)的一部分伸出箱体(14)与车轮(20)固定配合,左轮毂架(22)和右轮毂架(18)分列车轮(20)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4)内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齿轮变速机构和锥盘式自适应两挡自动变速总成;a.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14)内圆上的内齿圈(42)、套在传动轴(1)外圆并与之间隙配合的外齿圈(54)、一个以上行星齿轮轴(8)、与行星齿轮轴(8)转动配合的行星齿轮(55)和与行星齿轮(55)并列固定设置在行星齿轮轴(8)上的行星架(40);所述行星齿轮(55)与内齿圈(42)和外齿圈(54)啮合;所述外齿圈(54)由动力设备驱动围绕传动轴(1)转动,行星架(40)与传动轴(1)转动配合;b.齿轮变速机构包括变速齿轮轴(15)、设置在变速齿轮轴(15)上的一级变速齿轮(17)和二级变速齿轮(19);所述变速齿轮轴(15)与传动轴(1)平行设置,,所述一级变速齿轮(17)和二级变速齿轮(19)之间通过离合传动装置(39)进行传动;c.锥盘式自适应两挡自动变速总成包括变速弹簧锥盘式自适应离合器和慢挡超越离合器;I.变速弹簧锥盘式自适应离合器包括与一级变速齿轮(17)啮合的内锥面离合齿圈(34)、外锥面传动套(36)、传动轴(1)和变速弹簧(5);所述传动轴(1)为外圆周上均布加工有至少一个螺旋凸轮槽(1a)的凸轮轴,螺旋凸轮槽(1a)的展开方向从左向右看与凸轮轴(1)旋转方向相反;外锥面传动套(36)圆周上均布加工有与螺旋凸轮槽(1a)数量相同的径向通孔(36a),外锥面传动套(36)间隙配合套在凸轮轴(1)外圆周,柱销(35)通过径向通孔(36a)插入凸轮轴(1)的螺旋凸轮槽(1a);内锥面离合齿圈(34)套在外锥面传动套(36)外圆周,内锥面离合齿圈(34)的内锥面与外锥面传动套(36)的外锥面在变速弹簧(5)作用下紧密贴合;所述行星架(40)与内锥面离合齿圈(34)相对固定连接;II.慢挡超越离合器与变速弹簧锥盘式自适应离合器并列设置,包括与二级变速齿轮(19)啮合的慢挡超越离合齿圈(31)、与慢挡超越离合齿圈(31)保持超越啮合接触状态的慢挡超越离合滚柱(30)和慢挡超越离合器内圈(28);慢挡超越离合器内圈(28)间隙配合套在凸轮轴(1)外圆周,慢挡超越离合器内圈(28)外圆顶住慢挡超越离合滚柱(30);外锥面传动套(36)与慢挡超越离合器内圈(28)径向固定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94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