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注音字母在数字键盘输入繁体汉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6009.1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5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使用注音字母在数字键盘输入繁体汉字的方法,属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它涉及将汉字部首词组化、汉字部件的拆分组合规则,以及部件和笔画在数字键盘上的安排等,其特征是:将汉字部首词组化,取其单字注音字母的声母,结合笔画和部件,在数字键上混合输入繁体汉字和词组,以实现快速盲打输入汉字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注音字母 数字 键盘输入 繁体 汉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使用注音字母在数字键盘输入繁体汉字的方法,属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它涉及将汉字部首词组化、汉字部件的拆分组合规则,以及部件和笔画在数字键盘上的安排等,其特征是:将汉字部首词组化,取其单字注音字母的声母,结合笔画和部件,在数字键上混合输入繁体汉字和词组,以实现快速盲打输入汉字的效果;本发明的几个基本概念:数字键盘和注音字母的键位设置:将数字键盘的十个键位设计为符合注音字母认读习惯的声母键位,注音字母的声母顺次读为:ㄅタㄇㄈ、ㄉㄊㄋ
ㄍㄎㄏ、ㄐくㄒ、ㄓㄔ
ㄗ
厶每组声母在数字键盘上纵向排列,各字母所在键位编码为:1ㄍㄐ;2ㄅㄉ;3ㄓㄗ;4ㄎく;5タㄊ;6ㄔ
7ㄏㄒ;8ㄇㄋ;9
厶;0ㄈ
特别安排的有:ㄧ、メ、ㄩ作为声母使用时,丨在4号键;メ在5号键;ㄩ在6号键;将没有声母的字设计为零声母,零声母在8号键;笔画:指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等五类;其中,捺
属于点类;本发明将这五类笔画依据其有无其他笔画叉过,一分为二,又分出有叉笔的五类笔画,即叉横、叉竖、叉撇、叉点(叉捺)、叉折等五类;在本说明书中,叉笔画的表示如下,虚线表示有叉笔叉过:
=叉横;
=叉竖;
=叉撇;
=叉捺、叉点;
=叉折;笔画编码是:横1,竖2,撇3,点4,折5,叉横9,叉竖8,叉撇7,叉点6,叉折0;中撇:有其他笔画与撇的中部相连特征的为“中撇”,中撇归入叉撇;直点和直捺:与上下左右的横或竖相邻的点或捺,为“直点、直捺”,直点、直捺归入叉点叉捺;部件:指《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中所列,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种,成字部件中的成字以《国标GB-2310(80)》中的常用字为限;超出常用字部分的成字归入非成字部件部分;本发明所使用的部件除部首中合成成字部件和特别说明的部件外,均为不可再拆分的基础部件;部首:指《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列部首;部首成字的词组化:将部首中的成字全部两字词组化,并取两字的声母码或中心字的声母码;取一码时取本字声码;部首中合成成字部首单独使用,再分解时,拆分成基础部件使用;部首中非成字的处理:将部首中的非成字部件两字词组化,并取两字的声母码;取一码时取中心字:笔画与基础部件合成常用字的,不再拆分,直接作为成字使用;部首中其他非常用字成字的处理:与非成字部件等同,取笔画码;编码输入方法:本发明单字和词组均六位编码;单字是成字部件部首的:取该字双声码,再依次取笔画的一、二、三、末笔画码,笔画不足的,补0;凡笔画不足的,均补0,下同;单字是成字部件不是部首的:取一声码,再依次取笔画的一、二、三、四、末笔画码;都是部首或都不是部首的两部件单字:每部件各取三码;是部首的前两码取双声码,第三码取末笔画码;不是部首是成字的,取一声码和首末笔画码;不是部首也不是成字的,取一、二、末笔画码;一个是部首,一个不是部首的两部件单字:是部首的取两码,不是部首的取四码,是成字部件的,先取声码,再取一、二、末笔画码;不是成字部件的,取一、二、三、末笔画码;三部件单字:每个部件取二码;四部件单字:一、四部件各取二码,二、三部件各取一码;五部件单字:一部件取二码,其他部件各取一码;六部件及以上单字:一部件取二码,二、三、四、末部件各取一码;两字词:每字取三码;两部件字,首部件取一码,尾部件取两码;多部件字一、二、三部件各取一码;三字词:每字取两码;四字词:首末字各取两码,二、三字各取一码;五字词:首字取两码,其他字各取一码;六字及六字以上词:首字取两码,二、三、四、末字各取一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960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载流子的光学逆向调制器
- 下一篇:无绳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