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电厂子站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5144.8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胡伟;闵勇;张景生;杨泓;王小海;侯佑华;朱长胜;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电厂子站监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第k个采样间隔后,采集了燃煤发电机组的原烟气硫含量、净烟气硫含量等多个脱硫设施关键数据;同时还采集了增压风机功率、浆液泵运行状态、旁路挡板门运行状态等多个关键设备的数据,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脱硫设施的实际运行状态;另外本发明通过算法计算出机组实际通过脱硫设施进行脱硫处理的烟气率;同时结合旁路挡板门运行状态、增压风机的运行状态等其他相关参数,得出脱硫设施真正的日投运率以及脱硫设施的投运状态。本发明可以实用于我国各大区域和省级电网的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发电 机组 脱硫 实时 在线 监测 系统 厂子 方法 | ||
【主权项】:
1、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电厂子站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电厂子站调控计算机上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1):初始化给定: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增压风机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和有功功率的实时量测值;增压风机出口烟气流量的实时量测值;发电厂锅炉一次和二次送风流量总和的量测值;原烟气SO2浓度的量测值;烟囱出口净烟气的SO2浓度的量测值;旁路挡板门开度信号的量测值;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脱硫装置投/退信号;脱硫系统用料投/退信号;循环浆液泵运行/停止信号;机组脱硫入口CEMS启/停信号;机组烟囱入口CEMS启/停信号;机组运行/停止状态信号;设定: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采样间隔时间为T采样;步骤(2):在当前时刻,以每日的零点作为起始时间,第k个采样间隔后,根据给定的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的各种实时量测值和信号,进行以下的计算:①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实时脱硫效率计算和进行脱硫的实时烟气率计算:根据给定的原烟气SO2浓度的量测值和烟囱出口净烟气的SO2浓度的量测值,进行以下的计算:
根据给定的增压风机出口烟气流量的实时量测值、发电厂锅炉一次和二次送风流量总和的量测值,进行以下的计算:
②脱硫设施日投运时间和发电机组日运行时间计算:根据给定的机组脱硫入口CEMS启/停信号、机组烟囱入口CEMS启/停信号和机组运行/停止状态信号,设定以下的等式:![]()
![]()
T脱硫[k]=第k个采样间隔后脱硫设施日投运时间,T脱硫[k]=T脱硫[k-1]+T采样×A×B,T机组[k]=第k个采样间隔后机组日运行时间,T机组[k]=T机组[k-1]+T采样×C,③脱硫设施日运行投运率计算:
④脱硫设施日运行有效投运率计算:根据上式计算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设定以下的等式:
T脱硫有效[k]=第k个采样间隔后脱硫设施有效日投运时间,T脱硫有效[k]=T脱硫有效[k-1]+T采样×A×B×D,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计算得到的各种结果以及系统给定的各种信号,分析脱硫设施的投运状态:①脱硫设施正常投运状态的判断条件,必须同时全部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判断脱硫设施正常投运状态:a.脱硫系统实时脱硫效率[k]≥60%;b.进行脱硫的实时烟气率[k]≥40%;c.烟气旁路挡板门开度≤30%;d.有一台或多台循环浆液泵处于运行中;e.增压风机有功功率≥800kW;②当机组运行/停止状态信号给出的是运行信号时,脱硫设施故障状态的判断条件,只要以下条件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即可判断脱硫设施故障状态:a.脱硫系统实时脱硫效率[k]<50%;b.进行脱硫的实时烟气率[k]<30%;c.烟气旁路挡板门开度>80%;d.循环浆液泵全部处于停运状态;e.增压风机运行功率≤100kW;③脱硫设施停运状态的判断条件,必须同时全部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判断脱硫设施停运状态:a.循环浆液泵全部处于停运状态;b.增压风机运行功率≤50kW;c.增压风机出口烟气流量≤50M3/S;步骤(4):把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各数值进行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0514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