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杆菌的固定化方法及其用于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3773.5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钧;郭晓燕;冯亮;王建军;林建东;曹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4 | 分类号: | C12N11/04;C12N1/20;C12P41/00;C12P17/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杆菌的固定化方法及其用于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属于手性领域。本发明的固定化方法: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混合后加热溶解,冷却至40℃以下后与微杆菌细胞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所述的微杆菌保藏号为CGMCC No.2350;将均匀混合有微杆菌细胞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含有氯化钙的硼酸饱和溶液中,形成珠体。用固定化细胞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将固定化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得到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与2~20g/L(+/-)γ-内酰胺溶液混合,在25~50℃pH6.0~8.0条件下,200~220转/分钟振荡1~12小时后以10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通过手性HPLC测定得到固定化细胞转化消旋的γ-内酰胺得到(-)γ-内酰胺的ee值可达到93.66%。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固定 方法 及其 用于 生产 内酰胺 | ||
【主权项】:
1.一种微杆菌的固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混合后加热溶解,冷却至40℃以下后与微杆菌细胞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所述的微杆菌Microbacteriumhydrocarbonoxydans保藏号为CGMCC No.2350;在该混合溶液中海藻酸钠浓度为10~30g/L,聚乙烯醇浓度为30~100g/L,微杆菌细胞浓度为5~20g/L;(2)将均匀混合有微杆菌细胞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含有氯化钙的硼酸饱和溶液中,形成珠体,即为固定化细胞;氯化钙在最终溶液中浓度为10~30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137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电子构件的轮胎,以及制造这种轮胎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旋转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