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前地震数据泊松比参数反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6706.9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少武;赵波;刘超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油田开发储层预测、油水界面识别的叠前地震数据泊松比参数反演的方法。对叠前地震数据按照炮检距大小不同进行不同炮检距叠加,形成多个不同炮检距的叠加地震数据;对炮检距的叠加地震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反映地下储层变化的近炮检距叠加地震数据和远炮检距叠加地震数据,然后利用地震、测井资料联合波动方程反演,实现井间地层波阻抗参数的空间分布,把井间地层波阻抗参数标定成为速度参数,最后计算速度比和泊松比参数,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常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断层、尖灭带的反演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具有适应范围大、分辨率高、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好、计算精度高、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数据 泊松比 参数 反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叠前地震数据泊松比参数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地震数据,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2)利用叠前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按照炮检距大小进行不同炮检距叠加形成多个不同炮检距的叠加地震数据,得出近炮检距叠加地震数据和远炮检距叠加地震数据;3)对近炮检距和远炮检距叠后地震数据分别进行频谱分析;4)根据已采集的地质地层层位信息和钻井地层信息,确定地质地层层位对应的地震地层层位,对确定的层位进行检验和校正处理以及平滑和内插处理;5)采用常规的测井方法得到测井数据,得到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并根据叠后地震数据和已采集的先验地质地层层位信息和钻井地层信息,把深度域测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标定为时间域,与叠后地震数据和解释的层位对应一致,同时生成井中波阻抗和井中速度数据;6)利用已知地震层位信息和井中的波阻抗,生成初始波阻抗模型,且把要进行波阻抗反演区间分成子区间,并且使得相邻区间之间有一定的重叠;7)在第一个子区间[T0,T2]上,依据地震数据和初始波阻抗模型,利用一维波动方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解第一个区间上的波阻抗;8)利用一维波动方程和第一个子区间上计算的波阻抗,将波场向下延拓到整个第一个区间,舍去区间的重叠部分,从第二个子区间的起始部分开始,将第一个子区间向下延拓到第二个子区间的波场作为第二个子区间的初始条件,利用一维波动方程求解反问题求解第二个子区间上的波阻抗,依次类推,求得整个区间上的波阻抗,得到一个地震道整个区间的波阻抗参数;9)对所有的地震道重复步骤6)至8)过程,得到所有地震道的波阻抗参数;10)将井位置处测井得到的速度参数和井位置处地震道的波阻抗参数、地震数据、层位信息,构成速度参数、波阻抗参数、地震数据、层位数据对;11)根据速度参数、波阻抗参数、地震数据、层位数据对,使用函数映射网络学习算法,得到函数映射网络模型的权函数和模型参数;12)对于所有的地震道,根据步骤11)过程确定的地震道波阻抗参数、地震数据、层位等与速度参数的函数映射网络模型,使用函数映射网络模型计算算法,得到所有地震道的速度参数;13)对于近炮检距数据和远炮检距数据,分别通过步骤10)至12)分别得到近炮检距和远炮检距叠加地震道的速度参数;14)对于每一个地震道计算速度比参数γ = v f v n , ]]> 其中:γ是速度比,vn是近炮检距速度,vf是远炮检距速度;15)对于每一个地震道计算泊松比参数σ = 1 - 2 a γ 2 2 ( 1 - a γ 2 ) , ]]> 其中:a取值区间为(0,1];16)绘制速度比和泊松比参数剖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1670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
- 下一篇:防水的贴片式LED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