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复合PCR技术检测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0758.3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汪俏梅;魏佳;王建升;周莹;杜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辉地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运用复合PCR技术检测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方法,使用分别根据腐马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FUM1基因和丝氨酸-十六酰基转移酶基因FUM8设计的引物对rp32/rp33和rp679/rp680和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ItsF/ItsR。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腐马素产毒菌株,不仅可以检测到未知的腐马素产毒菌株,而且能同时鉴别所测菌株是否属于镰刀菌属。采用复合PCR技术,多对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快速的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可以试剂盒的形式大规模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复合 pcr 技术 检测 芦笋 中腐马素产毒 菌株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运用复合PCR技术检测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分别根据腐马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FUM1基因和丝氨酸-十六酰基转移酶基因FUM8设计的引物对rp32/rp33和rp679/rp680和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ItsF/ItsR,通过实验比较得到了特异性最佳的引物配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腐马素产毒菌株;其检测步骤为:对待检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SDS法提取样品模板DNA;复合PCR反应;经电泳、染色、漂洗,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扫描并储存电泳结果,最后经过谱图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2075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