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充气橡胶圈内胎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9006.3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正林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7/24;B60C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免充气橡胶圈内胎及安装方法,由外胎1、车轮17、气门14组成,在车轮17上套装有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由于是将免充气橡胶圈内胎利用牵引绳,运用其一种特别的牵引方法,依次进行安装,解决了难以安装的难题,故有利于安装、拆修。由于是在车轮17的中心位置安装的免充气橡胶圈内胎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的轮胎弹性及舒适性。爆胎时又能起到支撑行驶作用,故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时能安全行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橡胶圈 内胎 安装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免充气橡胶圈内胎及安装方法,由外胎(1)、车轮(17),气门1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轮(17)上套装有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圆周设有多个孔或槽(4),右侧面是凹面(51),其右侧面圆周的凹面(5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其中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多个大孔或槽(4)和右侧面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多个大孔或槽(12),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设有的多个大孔或槽(4)间隔之间,其中间上方一周设有多个小孔(3)和中间下方一周设有多个小孔(5),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右侧面设有多个大孔或槽(12)间隔之间,其中间上方一周设有多个小孔(11)和中间下方一周设有多个小孔(13),其中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一侧面圆周设有多个孔或槽(4)和右侧面设有的多个孔或槽(12)是相通的孔,所设有的多个孔或槽间隔之间构成多个支撑筋,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上设有欠压报警发射器系统,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上所设有的多个孔或槽能减轻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的重量,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其设有多个孔或槽能有效有提高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的弹性性能,。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设有钢丝环(6),钢丝环(6)连接在弧形管(33)一端,弧形管(33)上设有半开口(34),弧形管(33)上还套装有锁扣(27),锁扣(27)上开有锁片槽(29),锁扣(27)是由锁片(35),锁片定位螺栓(25),弹簧(30),弹簧孔(28)构成。钢丝环(6)另一端设有螺杆(24)并装有可调节锥形锁头(21)及锁杆(22),锥形锁头(21)前端设有牵引孔(19),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是这样连接安装的,把外胎(1)左侧面胎边先安装在车轮(17)上,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可以从外胎(1)右侧面开口处安装到外胎(1)内,牵引绳(18)穿过牵引孔(19),可把牵引绳(18)两头并齐从弧形圆管进口孔(32)穿入,使牵引绳(18)从弧形圆管出口孔(36)穿出,再把牵引绳从车轮(17)内面的气门孔穿出气门,当牵引绳(18)通过气门(14)穿出气门,使牵引绳拉到车轮及气门外部。再把外胎(1)右侧胎边安装到车轮(17)上。外胎(1)安装后,即可从气门外部紧拉牵引绳(18),当牵引绳(18)拉动牵引孔(19),让锥形锁头(21)在拉力的作用下导入弧形管(33)内,在锥形锁头(21)碰到锁片(35)时,锁片(35)会在弹簧(30)作用下卡进锥形锁头凹槽(23)内,锁杆(22)中的螺杆(24)上设有弹簧连接装置(49)及套管(50),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通过锁扣和锥形锁头连接后紧紧地固定在车轮(17)上,然后在气门外拉住牵引绳的一头,用力从牵引孔(19)之中抽出牵引绳(18)即可。外胎(1)套装在车轮(17)上,外胎内表面(8)与免充气橡胶圈内胎(2)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正林,未经杜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290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