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镊技术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毛细管玻璃微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7356.4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苑立波;张羽;杨军;刘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38;G21K1/00;G01N15/00;G01N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基于光镊技术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毛细管玻璃微电极。固定电极置于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内并设置于电极主体内,活动电极置于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拉锥后的毛细管内并固定在电极主体的前端并与固定电极对接,固定电极与活动电极的对接处之间的电极主体上设置有吸吮管,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的侧壁上通过毛细管光纤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装置连接普通光纤跳线。本发明是通过带有环形波导层的玻璃毛细管,实现了光镊技术与膜片钳技术的有机结合与集成,扩大并增强了光镊技术与膜片钳技术的功能,将两种高精度的生物微操纵仪器设备集于一体,扩展了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具有 环形 波导 结构 毛细管 玻璃 微电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光镊技术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毛细管玻璃微电极,它包括电极主体(4)、固定电极(9)、活动电极(8),其特征是:固定电极(9)置于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11)内并设置于电极主体(4)内,活动电极(8)置于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拉锥后的毛细管(1)内并固定在电极主体(4)的前端并与固定电极(9)对接,固定电极(9)与活动电极(8)的对接处之间的电极主体(4)上设置有吸吮管(3),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11)的侧壁上通过毛细管光纤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装置(10)连接普通光纤跳线(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3735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接入转发设备
- 下一篇:便携式充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