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139.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黄国辉;杨志明;孙振维;郑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03 | 分类号: | G01R31/303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勋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涉及集成电路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去除FPGA封装外壳,将其安装在测试电路板上;2)配置FPGA,然后回读SRAM数据并记录;3)将测试电路板置于测试室内,粒子源发射单粒子轰击FPGA;4)回读SRAM数据并记录;5)比较步骤2)和步骤4)的数据,确定SRAM翻转的位数;6)当翻转次数达到预设值或者无翻转的时段达到预定时值后,更换粒子源,FPGA重新上电,确认FPGA回到初始状态,然后重复步骤3)~5);7)数据处理:计算出该LET值的翻转截面,生成翻转曲线。本发明准确测试单粒子效应的影响,排除了外来干扰,保证了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可编程 门阵列 粒子 效应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1、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去除FPGA封装外壳,将其安装在测试电路板上;2)配置FPGA,然后回读SRAM数据并记录;3)将测试电路板置于测试室内,粒子源发射单粒子轰击FPGA;4)回读SRAM数据并记录;5)比较步骤2)和步骤4)的数据,确定SRAM翻转的位数;6)当翻转次数达到预设值或者无翻转的时段达到预定时值后,更换为更高LET值的粒子源,FPGA重新上电,确认FPGA回到初始状态,然后重复步骤3)~5);7)数据处理:由翻转截面=翻转位数/(粒子流面密度×注入时间)计算出该LET值的翻转截面,生成翻转曲线;电流急剧增加视为闩锁,而上电无法恢复视为烧毁,计算相应截面,得到相关的LET阈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481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