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3981.8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雨;付亚娟;高英;韩宇;郝明明;吴滨城;刘兴江;汪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H01M4/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锂源、铁源、磷源、掺杂元素化合物和碳的前体混合,在溶剂中液相搅拌球磨1-20h,然后喷雾干燥,得到球形的、粒径分布均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置于高温炉中,惰性气氛下1-6℃/min升温到500-1000℃,高温烧结5-24h,降温得到球形磷酸铁锂粉末。由于选择廉价的三价铁作为铁源,降低了产品成本;在材料主体内部及表面搭建规整的碳层结构,提高了材料导电性能;联合液相球磨和喷雾干燥方法,得到小粒径、窄粒度分布的烧结前驱体,从而提高产品的批次重现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球形 磷酸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锂源、铁源、磷源、掺杂元素化合物和碳的前体混合,在溶剂中液相搅拌球磨1-20h,然后喷雾干燥,得到球形的、粒径分布均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置于高温炉中,惰性气氛下1-6℃/min升温到500-1000℃,高温烧结5-24h,降温得到球形磷酸铁锂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5398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