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纳米级延时的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5275.7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飞;刘新宇;肖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H03K17/2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纳米级延时的电路结构,其特点是:包括晶体管M1~M13,晶体管M1、M2、M3、M4、M5相互并联,各自的源端分别连接电源,各自的漏端分别连接,晶体管M6的漏端与栅级和晶体管M7的栅级,晶体管M6、M7组成一个电流镜,晶体管M7、M8串联,晶体管M8、M9组成缓冲器的第一级反相器,晶体管M10,M11,M12,M13,串联组成缓冲器的第二级反相器,缓冲器的充、放电电流受到数字控制电流源的控制,当晶体管M5常开时,通过开启或者关闭M1~M4来调整流过缓冲器的电流,实现延时变化。采用本发明后,数字控制向量直接对应延时值,降低了设计难度,提高电路的可重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纳米 延时 电路 结构 | ||
【主权项】:
用于实现纳米级延时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M1~M13,晶体管M1、M2、M3、M4、M5相互并联,各自的源端分别连接电源,各自的漏端分别连接,晶体管M6的漏端与栅级和晶体管M7的栅级,晶体管M6、M7组成一个电流镜,晶体管M7、M8串联,晶体管M8、M9组成缓冲器的第一级反相器,晶体管M10,M11,M12,M13,串联组成缓冲器的第二级反相器,缓冲器的充、放电电流受到数字控制电流源的控制,当晶体管M5常开时,通过开启或者关闭M1~M4来调整流过缓冲器的电流,实现延时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5527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路况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计算光网路的网络可用性的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