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7499.1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樊廷俊;魏云波;姜国建;杨洪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6 | 分类号: | C12N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03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褐点石斑鱼鳍组织为材料,采用浓度为0.5%透明质酸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在含胎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羧甲基壳寡糖的pH值为7.0~7.4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传代培养;由本发明构建的褐点石斑鱼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1代,其工艺科学合理,可望应用于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繁殖、病毒疫苗制备,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斑鱼 细胞系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首先对鲜活褐点石斑鱼分别用浓度均为1000单位/毫升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双抗海水和75%酒精消毒处理,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取下鳍组织,以75%酒精再次消毒,磷酸缓冲液漂洗后剪成大致1mm3的组织块;用浓度为0.5%透明质酸酶和0.2%II型胶原酶对鳍组织块联合消化1~2小时,并离心收集鳍组织块;用含有5%胎牛血清和0.05‰~0.15‰的羧甲基壳寡糖的pH值为7.0~7.4的DMEM/F12培养液充分悬浮,均匀接种于25毫升培养瓶中,24℃下正置干贴16~20小时后,每瓶加入5毫升褐点石斑鱼鳍细胞专用增殖培养液,置22~24℃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每隔3~5天半量更换褐点石斑鱼鳍细胞专用增殖培养液一次;待褐点石斑鱼鳍细胞长成单层后,使用浓度为0.1%~0.3%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经褐点石斑鱼鳍细胞专用培养液悬浮后,按1瓶传2瓶的方式进行传代培养;所述的褐点石斑鱼鳍细胞专用增殖培养液配方为含有20%胎牛血清的pH值为7.0~7.4的DMEM/F12培养液,并添加占该培养液0.05‰~0.15‰比例的羧甲基壳寡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574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