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公钥体制的符号化印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2747.8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苏盛辉;蔡吉人;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盛辉;蔡吉人;李健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公钥体制的符号化印章方法,属于密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使得印章的不可伪造性与公钥数字签名体制的安全性相对应,包括符号化印章的数据库创建、密钥生控、印章加盖和印章验证四个部分;其中,数据库创建部分用来建立三个相关数据库,密钥生控部分用来生成与管理发文(证)单位的一对私钥和公钥,印章加盖部分用于发文(证)单位对文件或证书的Hash摘要产生64进制短签名字符串并加盖印章图象,印章验证部分用于收文(证)单位通过短签名字符串来鉴别文件或证书的来源真伪;该方法成本低、操作易,既保留了传统印章的外观风格,又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单位各种纸质文件或证书、电子版文件或证书的发放、流转业务中。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体制 符号化 印章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公钥体制的符号化印章方法,由符号化印章的数据库创建、密钥生控、印章加盖和印章验证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创建部分用来建立三个相关数据库,密钥生控部分用来生成与管理发文(证)单位的一对私钥和公钥,印章加盖部分用于发文(证)单位对文件或证书产生64进制短签名字符串并加盖印章图象,印章验证部分用于收文(证)单位通过短签名字符串来鉴别文件或证书的来源真伪,其特征在于·符号化印章的数据库创建部分发文(证)方需离线建立三个数据库,用来存放密钥和文件,本部分采用下列步骤:(1)建立私钥管理数据库D1,D1包含私钥编号、保管人、体制名、生成日期、有效期、对应公钥编号等字段(2)建立公钥管理数据库D2,D2包含公钥编号、公钥内容、体制名、生成日期、有效期、对应私钥编号等字段(3)建立文件存放管理数据库D3,D3包含文件编号、文件名、文件存放地址、对应公钥编号等字段,结束数据库D1、D2和D3的创建只需一次;·符号化印章的密钥生控部分发文(证)方需离线生成和管理自己的一对私钥与公钥,本部分采用下列步骤:(1)输入参数,包括模数长度、序列长度和签名码长度等(2)按上述参数调用密钥生成模块,得到私钥K和公钥P(3)存储私钥K到一个优盘中(4)存储K的保管人和其它字段数据到数据库D1中(5)存储公钥P和其它字段数据到数据库D2中,结束私钥与公钥的生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只需一次;·符号化印章的加盖部分假设K是私钥、F是一个编号为N的待发文件(证书),发文(证)方需离线给F加盖符号化印章,本部分采用下列步骤:(1)复制F为只读文件M,存储M到网络服务器可访问的计算机中,存储M的文件编号N和其它字段数据到D3中(2)提示插入存有私钥K的优盘(3)以K、M为参数调用数字签名模块,得到二进制签名码S(4)转换S到六十四进制签名码T(5)如果印章图象由计算机外部手工加盖,则附加T到文件F的落款处,打印出F并在落款处加盖单位印章(6)如果印章图象由计算机内部软件加盖,则以F和T为参数调用印章图象加盖模块,可以选择性地打印出F,结束最后,发文(证)方把加盖了符号化印章的文件F报送或发送给收文(证)方,如果F是电子版的话,也可以选择网络方式报送或发送;·符号化印章的验证部分假设F是接收到的文件(证书),N是编号,T是签名字符串,收文(证)方需通过网络在线验证F的真实性,本部分采用下列步骤:(1)提示验证者以自身帐号和口令登陆网站(2)提示验证者输入文件编号N并提交(3)在网页上显示对应于N的只读文件M(4)提示验证者输入签名字符串T并提交(5)通过N在服务器端找到对应的公钥P,把64进制签名串T转换为二进制签名码S,以P、S和M为参数调用身份验证模块,得到R(6)如果R=Yes,返回“真实”到网页上,否则,返回“伪造”到网页上,结束最后,收文(证)方根据返回的结果可以判断F是否为发文(证)方真正地发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盛辉;蔡吉人;李健,未经苏盛辉;蔡吉人;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827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